示志诚偈二首·其二

作者:惠能 朝代:唐代

示志诚偈二首·其二原文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诗词问答

问:示志诚偈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惠能
问:示志诚偈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惠能的名句有哪些?答:惠能名句大全

注释

1.

参考注释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无非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自性

(1).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八:“寄语诸仁者,復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宋 杨圭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切以诸佛説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谁佛刹?”

(2).个性;本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寄《妇女杂志》的文章由我转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窜,因为若一改窜,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不减

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金刚

(1) 钻石的略称

(2) 美国三十年代拍摄一部怪兽电影,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叫金刚

(3) 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

(4) 〈方〉∶某些昆虫(如苍蝇)的蛹

(5) 佛教指佛的侍从力士,手执金刚杵(古印度兵器)

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