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别张燕公

作者:梁知微 朝代:唐代

入朝别张燕公原文

华容佳山水,之子厌承明。
符竹纡小郡,江湖被德声。
三年计吏入,路指巴丘城。
凫舟才结缆,驺驾已相迎。
别离他乡酒,委曲故人情。
孤屿早烟薄,长波晚气清。
辛勤方远骛,胜赏屡难并。
回瞻洞庭浦,日暮愁云生。

诗词问答

问:入朝别张燕公的作者是谁?答:梁知微
问:入朝别张燕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入朝别张燕公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梁知微的名句有哪些?答:梁知微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98_27

参考注释

华容

(1).华丽的姿容。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华容灼爚,发采扬明,何其丽也。”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诗之十七:“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诸生》:“ 吴 门诸生某……漏已二下,独笼烛行僻衖中,相去一矢地外有红衣女子行其前,约畧甚美,心仪之,盍追及一睹华容。”

(2).古县名。 西汉 置。治所在今 湖北省 潜江市 西南。 南朝 梁 废。 东汉 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 在 赤壁 战败后北归,取道于此。 明 许时泉 《赤壁游》:“东风烧尽北船兵, 江 上奔驰纵路横,不是 华容 天与便,暮云 铜雀 锁愁声。”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

符竹

《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 明 张居正 《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闻也。”

德声

(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 李善 注:“德声,谓 太祖 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 大冶县 ,慕其德声,不言而化。”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武虚谷》:“﹝ 武虚谷 ﹞任 山东 博山县 县令,有德声。”

(2).指美好的声誉。 晋 张华 《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 钟 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

(3).合乎仁德的言谈。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计吏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汉书·循吏传·文翁》:“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 蜀 物,齎计吏以遗博士。” 唐 李咸用 《宿隐者居》诗:“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又须随计吏,鷄鹤逈然分。” 清 袁昶 《北游诗五章》之一:“昨登贾胡舶,浪逐计吏箯。” 吴晗 《先元璋传》第七章二:“按照规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和府、州、县都得派计吏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收支帐目。”

(2).考成的官员。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得詔书到,计吏至,乃闻圣政。”

(3).指考察官吏。 明 赵南星 《送郡伯二翁南公入朝序》:“夫入朝以计吏也,计吏以安民也,然郡国之人曰,百姓率三年而大创。” 清 魏象枢 《吏科奏疏》:“窃惟三年计吏,名曰考绩,盖考察政绩之成与不成,以行朝廷黜陟之 * 也。”

丘城

空城。《后汉书·庞参传》:“ 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李贤 注:“丘,空地。”

凫舟

鸭形的船。《文选·张协<七命>》:“乘鳧舟兮为水嬉,临芳洲兮拔灵芝。” 李善 注:“ 郭璞 曰:‘舟为鳧形制,今 吴 之青雀舫,此其遗象也。’”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之四:“既停龙驾,亦泛鳧舟。”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二:“风杼秋期至,鳧舟野望开。”

结缆

(1).系舟,停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昏扬舲于分 陕 ,曙结缆於 河 阴。” 唐 梁知微 《入朝别张燕公》诗:“鳧舟纔结缆,騶驾已相迎。”

(2).亦作“ 结揽 ”。包揽;收揽。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三折:“他把世间毒害收拾彻,我将天下忧愁结揽絶。”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一折:“这廝结缆着 章臺 柳,铺买下 谢家 楼。”《元史·食货志一》:“权势之徒,结揽税石者罪之,仍令倍输其数。”

驺驾

犹车驾。敬美之辞。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高门列騶驾,广路从驪驹。” 南朝 梁 刘孝绰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时时释簿领,騶驾入吾庐。” 唐 梁知微 《入朝别张燕公》诗:“鳬舟纔结缆,騶驾已相迎。”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他乡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委曲

(1) 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

委曲婉转

情意委曲

(2) 事情的经过;底细

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告知委曲

(3) ∶屈身折节

委曲从俗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孤屿

孤立的岛屿。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山》诗:“ 赤城 渐微没,孤屿前嶢兀。”

长波

(1) 通常指波长在10-1000米(频率在30-300千赫)的无线电波,用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导航

长波通信

(2) 海洋中延伸很长的翻滚的浪潮

晚气

(1).暮色;日暮时的景象。 南朝 宋 谢庄 《北宅秘园》诗:“夕天霽晚气,轻霞澄暮阴。”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郭沫若 《脱离 * 以后》七:“ 下关 车站附近的一带平原, 紫金山 、 狮子山 等一带峰峦,沉默在清冷的晚气中,的确是给人以一种伟大的印象。”

(2).指晚秋的天气。 唐 崔善为 《九月九日》诗:“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辛勤

勤劳而肯于吃苦

回瞻

犹回望。 唐 韦应物 《酒肆行》:“迴瞻丹凤闕,直视 乐游苑 。” 明 王世贞 《过维阳有怀子相》诗:“迴瞻 大江 水,极眺 黄河 流。”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愁云

云气阴霾暗淡,比喻忧虑郁闷的神情或凄凉的情景

愁云满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