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

作者:释行瑛 朝代:宋代

偈十六首原文

朔风如刀,痛利人骨。
千山万山,雪映寒日。
心知春气来,目睹梅花发。
游子南方归不归,晓堂閒却龟毛拂。

诗词问答

问:偈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释行瑛
问:偈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行瑛的名句有哪些?答:释行瑛名句大全

释行瑛偈十六首书法欣赏

释行瑛偈十六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十六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寒日

(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春气

(1).春季的疠疫之气。《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陈澔 集说:“春者阴气之终,故磔攘以终毕厉气也。”

(2).春季的阳和之气。《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种葡萄法》:“异时春气发动,众萌竞吐。”

(3).春天的气象。 唐 杜甫 《宿白沙驿》诗:“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元 迺贤 《雪霁晚归偶成》诗之二:“听得隔帘人笑语,夜来春气似 江 南。” 芦芒 《回春曲》:“此刻,祖国春气正浓, 北京 的暖气更袭人。”

目睹

(1) 眼见;亲眼所见

死伤情况不堪目睹

(2) 亲眼看见

这桩事故是许多渔夫目睹的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游子

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南方

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或国家(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诸葛亮《出师表》

不归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龟毛

见“ 龟毛兔角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