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昔

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怀昔原文

君不见昔日朗州刺史贤何多,考功右史名不磨。
当时岂亦为名计,民自思之相与纪。
如何后世异于是,我自为我民为尔。
但忧潦浸务安居,不虑旱年当使水。
一时掘凿恐不深,今日车戽乃无地。
常闻退之勇词讼风伯,甫也亦欲鞭起雷公洗吴越。
我知二子属风雷,引喻政合离骚辙。
虽然柳州{左礻右昔}说义甚显,神且逃难吏何免。

诗词问答

问:怀昔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怀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刺史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考功

(1).父之功业。《楚辞·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朱熹 集注:“此问 禹 能纂代 鮌 之遗业,而成父功。”

(2).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汉书·谷永传》:“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 章炳麟 《訄书·学变》:“法家之教,任贤考功。”

(3).泛指考核工作成效。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是故大人不考功,则子孙惰而家破穷。”

(4).官名。 三国 魏 尚书有考功定课二曹, 隋 置考功郎,属吏部,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因之, 清 末废。 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 权公 既相,君以嫌自列,改尚书考功员外郎,復史馆职。”《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又説到 宗子相 , 杜慎卿 道:‘ 宗考功 便是先君的同年。’”

右史

(1).古代史官名。《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前代修史,左史纪言,右史纪动。”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古人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有古事古言都是出于史官之手。”

(2). 唐 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 赵右史 家有 顾禧 景蕃 补注《东坡长短句》真蹟云。”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容斋随笔》:“至起居郎曰左史,起居舍人曰右史,至 宋 犹沿其称,然实为 高宗 龙朔 二年所改官名,未几復旧,而此两官沿称不改。”

(3).复姓。《通志·氏族四》:“古者右史记事, 周 有 右史武 ,见 宋衷 《世本》。”

不磨

不可磨灭。《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侄你自己不要看轻,这个重担,却在我叔侄两人身上,将来维持世运,歷劫不磨。”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迷途之鸟》里面也尽有一些好诗,象这刻石的一首,也可以说是不磨的佳作。”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相与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于是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我自

犹我咱。 宋 刘子翚 《满庭芳·桂花》词:“我自寒灰槁木,凝神处,不觉重酣。”《水浒传》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崑崙 。”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为尔

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安居

安稳地生活;定居

旱年

雨量稀少的年景

当使

倘使。连词。表示假设。《墨子·兼爱下》:“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孙诒让 间诂引 王引之 曰:“‘当’与‘儻’同。若,此也。言儻使此二士之言行相合,则无言而不行也。”《韩非子·人主》:“虎豹之所以能胜人执百兽者,以其爪牙也;当使虎豹失其爪牙,则人必制之矣。” 梁启雄 解引 王引之 《经传释词》:“‘当’与‘儻’同。儻,或然之词。”一说“当使”即“尝使”。 陈奇猷 集释引 于省吾 曰:“按当尝古字通。当使,即尝使,犹言试使也。”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车戽

谓用水车戽水。《宋史·河渠志七》:“车戽运水,引入 保安门 通流入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或一年无水,则数亩之池车戽立尽,而鱼即槁死。” 清 归庄 《观田家收穫》诗之三:“平田五月浪如湖,车戽工多幸不芜。”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词讼

诉讼

风伯

神话传说中称主司刮风的天神

起雷

(1).打雷。《列子·周穆王》:“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

(2).比喻声音洪亮。 宋 杨万里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

(3).扫雷,排除地雷。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人们起雷起得着了迷,也有了经验。”

吴越

(1).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国语·吴语》:“不修 方城 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甘赴 江 湘 ,奋戈 吴 越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 吴 越 ,一夜飞度 镜湖 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往来 吴 越 间,伤心旧宗社。”

(4). 五代 十国之一。始祖 钱镠 ,据有今 江苏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东北部,后降于 北宋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为尚父、 吴越 国王。”

风雷

(1).风和雷。《易·益》:“风雷,益。” 宋 曾巩 《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天上过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

(2).形容响声巨大。 唐 方干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 宋 苏轼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 珠江 日夕起风雷,已倒狂澜孰挽迴?”

引喻

尤指文学作品中的暗示或附带提及

合离

(1).聚合与分离。《管子·侈靡》:“夫运谋者,天地之虚满也,合离也,春秋冬夏之胜也。” 尹知章 注:“若天地之有满虚合离,乃理之不可已者也。”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然则 张良 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 宋 王安中 《一落索》词:“玉帐同时英俊,合离无定。路逢新雁北飞来,寄一字、 燕山 问。” 清 黄景仁 《大雨宿青山僧寺》诗:“风雨为合离,阴晴判藏泄。”

(2).即合离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四》:“合离,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环之,相须而生,而实不连,以气相属,一名独摇,一名离母,若土人所食者,合呼为赤箭。”参见“ 合离草 ”。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柳州

唐 柳宗元 遭贬后,徙为 柳州 刺史,因以为其代称。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呜呼 柳州 ,秀气孤稟。弱冠游学,声华籍甚。”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十:“ 谢客 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 柳州 深?”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致,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赵朴初 《片石集·<读史杂诗·柳宗元王安石>》:“翻书孰可喜? 柳州 与 临川 。”

说义

解说义理。

逃难

(1) 为免受灾祸苦难而逃亡在外

(2) 难民逃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