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原文

经纬千年业,陶熔万物功。
藩垣龙节在,禁掖凤池空。
卤簿蒙寒雨,铭旌扬晓风。
太常草仪注,全似葬周公。

诗词问答

问:《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经纬

(1) 经线和纬线

(2) 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

经纬万端

(3) 规划治理

经纬其民

(4) 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陶熔

见“ 陶鎔 ”。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藩垣

(1).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公( 郑玄 )久游南 夏 ,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 清 许承钦 《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 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

(2).比喻卫国的重臣。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3).比喻藩国、藩镇。 唐 刘禹锡 《贺雪镇州表》:“ 王承宗 效顺著明,復其官爵;所献二郡,别置藩垣。”《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甲子,詔曰:‘ 周 建侯邦,四国有藩垣之助; 唐 分藩镇,北边无强敌之虞。’” 明 张居正 《苑田纪》:“夫以宗国藩垣之重, 荆楚 饶沃之区,加以当时礼越诸藩,分不嫌於厚植,化洽南祀,民咸乐於子来。”

龙节

(1).龙形符节。《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

(2).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 唐 王维 《平戎辞》:“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宋 苏轼 《表忠砚碑》:“金券玉册,虎符龙节。”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倬彼 李公 ,实涖东 浙 。虎符煌煌,侑以龙节。导宣皇灵,德柔威刷。” 清 朱彝尊 《送少詹王先生代祀南海》诗:“先生储端乍迁秩,诞持龙节临百蛮。”

(3).竹节。亦借指竹。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吴维鹗 《题盆中飞白竹》诗:“细细分龙节,轻轻洗玉肌,生来凤尾贵,不怕雀头痴。”

禁掖

谓宫中旁舍。亦泛指宫廷。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欲整还乡斾,长怀禁掖垣。” 唐 白居易 《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顷以词藻选登禁掖,秉笔书命,时称得人。” 宋 张实 《流红记》:“因念御沟水出禁掖,此必宫中美人所作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建》:“ 建 初与枢密使 王守澄 有宗人之分, 守澄 以弟呼之,谈间故多知禁掖事,作宫词百篇。” 明 徐复祚 《红梨记·请成》:“不见门生荆棘,突少炊烟,驴游禁掖,狐登寳殿。”《明史·王治传》:“人主深居禁掖,左右便佞窥伺百出。”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禁掖无立谈,独行心且悸。”

凤池

(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宋 范纂 《端溪砚谱》:“ 宣和 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 凤池研 ”。 宋 米芾 《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卤簿

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自 汉 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 唐 制四品以上皆给卤簿。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晋书·赵王伦传》:“ 惠帝 乘云母车,卤簿数百人。”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 唐 人谓卤,櫓也,甲楯之别名。凡兵卫以甲楯居外为前导,捍蔽其先后,皆著之簿籍,故曰‘卤簿’。因举 南朝 御史中丞、 建康 令皆有‘卤簿’,为君臣通称,二字别无义,此説为差近。”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 梁孝王 名 武 , 文帝 竇皇后 少子也。七国之叛, 梁 距 吴 楚 最有功,又最为大国,卤簿拟天子。”参阅《通典·礼六七》、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卤簿》。

旌扬

表扬。 唐 王昂 《对沉谋秘略科策第一道》:“今若垂旌扬之期,崇奬激之道……则将得其人矣。”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为申报异常功德,乞赐破格旌扬。”

太常

官名,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仪注

(1).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 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2).制度;仪节。 南朝 梁 沉约 《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 太极殿 前,纳舄升阶。”《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 武帝 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张耆 ﹞第八子 得一 知 贝州 , 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茅盾 《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白布,那会议就不够正式。”

周公

(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称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辅 武王 灭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摄政。东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 洛邑 为 东都 ,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左传·僖公五年》:“秋,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郑伯 。” 杜预 注:“ 周公 ,宰 孔 也。”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人三》:“周公,泛指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 庄公 十六年,有 周公 忌父 ; 僖公 五年,有宰 周公孔 ,非 周公旦 明矣。”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梦见 周公 。’”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 周公 。”

诗文赏析


【原题】: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