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杂兴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夏中杂兴原文

处世如灰冷,持心似砥平。
盘餐无宿戒,香火有常程。
樵父供藜杖,陶人售瓦檠。
经旬常苦雨,啸傲送余生。

诗词问答

问:夏中杂兴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夏中杂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处世

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

为人处世

灰冷

心灰意冷

他满腔炽烈的心情渐渐灰冷下来

持心

谓处事所抱的态度。《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鍊之吏,持心近薄。”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 巩 处势多奇,误知最久。持心素厚,未忌坠屨之微;引脰永怀,已动扫门之喜。”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就禄》:“后因朝廷体知处事能为,持心公正,陞任 吉安 知府。”

砥平

(1).平直;平坦。 晋 左思 《魏都赋》:“长庭砥平,鐘簴夹陈。” 唐 封孟绅 《赋得行不由径》:“欲速意何成,康庄欲砥平。”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半紫崖而砥平,访 馆娃 之故宫。”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广庭砥平,翼以飞楼。” 清 魏源 《登太行绝顶》诗之三:“絶顶竟砥平,万马屯崇墉。”

(2).比喻安定;平定。 唐 李白 《大猎赋》:“是三阶砥平,而皇猷允塞。”《旧唐书·马燧传》:“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剗灭羣凶,砥平四方。”《旧唐书·李珏传》:“今四海镜清,八方砥平,厚敛於人,殊伤国体。”

盘餐

盘盛的食物

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宿戒

(1).古代举行祭祀等礼仪前十日,与祭者斋戒两次,第二次斋戒在事前第三日进行,称宿戒。《周礼·春官·世妇》:“世妇掌女宫之宿戒。” 郑玄 注:“宿戒,当给事豫告之齐戒也。”《仪礼·乡饮酒礼》:“乡朝服而谋宾介,皆使能不宿戒。” 郑玄 注:“再戒为宿戒,礼,将有事,先戒,而又宿戒。”

(2).事先警戒。《东观汉记·祭遵传》:“兵退无宿戒,粮食不豫具,今乃调度,恐力不堪。”《明史·陶鲁传》:“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

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常程

(1).一定的路程。 唐 杜甫 《水会渡》诗:“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2).通常的程序。 宋 司马光 《论因差遣例除监司札子》:“得替日,依旧入常程差遣,如此则官吏有所劝,监司皆得人矣。”

(3).日常的,一般的。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文潞公平章重事》:“倘不欲以剧务烦老臣,则凡常程文书,只委右僕射以下签书发遣。”

(4).指日常的公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建炎 大驾南渡后,每边事危急,则住常程。谓专治军旅,其他皆权止施行。”

樵父

樵夫。 宋 徐积 《和路朝奉新居》之十一:“幅巾自去呼樵父,蜡屐何时访竹书。”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西望 武昌 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更无樵父逢,时或幽禽遇。”

藜杖

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晋书·山涛传》:“ 魏帝 尝赐 景帝 春服,帝以赐 涛 ,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叙饮》:“藜杖西山且挟书,蹉跎光景徂。” 陈毅 《夏夜由王家坪归杨家岭》诗:“ 延水 波涛翻骇浪,一灯藜杖送人归。”

陶人

(1).《周礼》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制。《周礼·考工记·陶人》:“陶人为甗,实二鬴,厚半寸,脣寸。”《淮南子·精神训》:“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於地也无以异。” 高诱 注:“陶人,作瓦器之官也。”

(2).烧制陶器的匠人。《荀子·性恶》:“凡礼义者,是生於圣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於工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杨倞 注:“陶人,瓦工也。”《尸子》卷上:“农夫比粟,商贾比财,烈士比义,是故监门、逆旅、农夫、陶人皆得与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世宗 常令陶人应二十四气,烧瓦二十四片,各题识其节气。”

(3).即陶俑。《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初作 寿陵 。将作大匠 竇融 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参见“ 陶俑 ”。

瓦檠

陶制的灯架。 宋 陆游 《雨夕》诗:“瓦檠堕灯烬,铜椀起香缕。” 宋 陆游 《五更读书示子》诗:“牀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

苦雨

久下成灾的雨。《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 注:“霖雨为人所患苦。” 孔颖达 疏:“《诗》云‘以祈甘雨’,此云苦雨。雨水一也,味无甘苦之异养物为甘,害物为苦耳。”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宋 苏轼 《过海》诗:“参横斗落转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郭小川 《昆仑行》诗之一:“ 太行山 的苦雨,早被革命歌声唱断。”

啸傲

放歌长啸,傲然自得;指行为旷达,不受世俗礼法拘束(多指隐士生活)

啸傲东林下。——晋· 陶潜《饮酒》

啸傲江湖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