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倚下第作此唁之

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

张周倚下第作此唁之原文

将军百占摧骄虏,向来射石如射虎。
分封不得一丸土,晚岁功名成梦语。
古来志士穷者多,星壶击碎奈命何。
平生道力轻群魔,巨舰岂肯摇微波。
大千与我俱幻尔,是中无处容悲喜。
西方仙人不可诋,破除忧患正须此。

诗词问答

问:张周倚下第作此唁之的作者是谁?答:李流谦
问:张周倚下第作此唁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流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流谦名句大全

李流谦张周倚下第作此唁之书法欣赏

李流谦张周倚下第作此唁之书法作品欣赏
张周倚下第作此唁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骄虏

亦作“ 骄卤 ”。骄横的胡虏。 唐 沉佺期 《王昭君》诗:“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唐 严武 《军城早秋》诗:“更催飞将追骄卤,莫遣沙塲匹马还。”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柳亚子 《四月二十五日》诗:“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射虎

(1).指 汉 李广 和 三国 吴 孙权 射虎的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 右北平 ,射虎,虎腾伤 广 , 广 亦竟射杀之。”

(2).诗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气。 宋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之二:“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鬚不?” * 《远望》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3).猜灯谜。灯谜亦名灯虎,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正是:门前榜出雕虫技,座上邀来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条灯谜,均能射中否?”

分封

帝王分地封侯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晚岁

(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 清 沉钦圻 《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

(2).岁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 ,方春度 京口 。”

(3).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 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梦语

睡梦中说的话。 金 党怀英 《壬辰二月六日夜梦作一绝句诗以纪之》:“岂非梦语本真语,毋乃造化为余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刘霞裳 梦中得一联云:‘星摇似醉愁他堕,手举难扶笑我低。’醒后续二句云:‘安得仙云生袖底,御风飞到斗牛西。’我以为醒语终不如梦语。”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志士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道力

因修道而得之功力。 南朝 梁元帝 《香炉铭》:“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穠更薄,乍聚还分,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薰。” 唐 吕岩 《敲爻歌》:“得者须由道力人,道力人,真散汉。” 宋 惠洪 《二十日偶书》诗之二:“临事无疑知道力,读书有味觉身闲。”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思重见,凭着咱道力无边,特地把神通显。”亦指一般的修养功夫。 梁启超 《新民说》十:“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善观人者每於此覘道力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然而我的师父究竟道力高深,他不说戒律,不谈教理,只在当天大清早,叫了我的三师兄去。”

岂肯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

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微波

(1) 细小的波纹

(2) 指波长从一毫米到一米的电磁波

微波通讯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称。 晋 道恒 《释驳论》:“故神暉一震,则感动大千。”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气吞大千, 天安门 外, 泰岱 壮严。”

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悲喜

悲与喜。亦谓又悲又喜。《淮南子·原道训》:“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后五年,尼送 隐娘 归……一家悲喜,问其所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夫妇出视,则 宾娘 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则生已出狱,相见悲喜。”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

西方

(1) 西边或西边的地方

(2) 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美各国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破除

除去,消除;败坏;摧残;花费,用尽

破除情面

忧患

忧虑、祸患

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