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作者:张师颜 朝代:宋代

送程给事知越州原文

才臣新命辍卿联,漕挽于今委重官。
一道去蠲民疾苦,重江甯恤路艰难。
行舟使节威声远,祖帐都门暑气残。
奏课佇闻居上等,归来恩异耸群观。

诗词问答

问:送程给事知越州的作者是谁?答:张师颜
问:送程给事知越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才臣

干练之臣。《韩非子·十过》:“ 张孟谈 曰:‘夫 董閼于 , 简主 之才臣也。’”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始至 襄阳 ,詔拜諫议大夫,既至日,言事不阿权臣,謇然有直名,遂号为才臣。”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赠卫尉卿李公神道碑》:“能教厥子,并为才臣。”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苟有其人歟,虽生於穷乡,投於仕途,必能为才臣贤吏,而不能为庸宦,必能为文人通人,而不能为乡人。”

新命

新被任命。亦指新的任命。多指提升。 唐 岑参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诗:“夫子屡新命,鄙夫仍旧官。”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凡所询访,皆合大猷,宜继前劳,佇光新命。”

漕挽

亦作“ 漕挽 ”。指水运和陆运。《史记·留侯世家》:“诸侯安定, 河 渭 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唐 司空图 《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时国家兵役屡兴,漕輓已絶。”《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 金 商 险远,少出师则不足制敌,多漕輓不继。” 胡三省 注:“水运曰漕,陆运曰輓。”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十章:“转运百产、挹盈注虚者,凡行商之舟车漕挽大宗货物者是也。”

见“ 漕輓 ”。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重官

(1).犹重事。《晏子·谏下一》:“公谓 晏子 曰:‘夫狱,国之重官也,愿託之夫子。’”

(2).高位;高官。 唐 元稹 《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赠左散骑常侍裴公墓志铭》:“官卑时多为官重者所与,居重官人皆以经惯吏理为美谈,不如是,安能富贵其身哉?”

一道

一起

民疾

(1).民众的疾苦。《汉书·沟洫志》:“可以上继 禹 功,下除民疾。”

(2).民间疫病。《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岁给药以防民疾。”

重江

(1).两条江。《文选·鲍照<芜城赋>》:“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李善 注:“南临二江曰重。” 清 顾炎武 《杭州》诗:“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

(2).指二江或诸江合流。 唐 杜甫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诗之二:“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仇兆鳌 注引 顾宸 曰:“重江,如 北江 、 中江 、 大江 之水,皆自峡而下。”

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行舟

驾驶船只

行舟在长江中

使节

(1) 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2) 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威声

威名。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紫庭既穆,威声爰振。”《周书·齐炀王宪传》:“ 齐 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 唐 元稹 《批刘悟谢上表》:“昔者 李抱真 用之,一举破 朱滔 ,再举蹙 田悦 。训养十万,威声殷然。”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关 、 张 、 赵云 ,威声素著,故得迎刃而解。”

祖帐

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 唐 杨炯 《祭汾阴公文》:“垂繐帷与祖帐兮,罢歌臺与舞阁。” 宋 文天祥 《赠秘书王监丞》诗:“太子师傅两 疏氏 ,东门祖帐罗羣公。”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今日是端阳佳节,特具筵宴於前殿之中,更设祖帐於蛇门之外,送子归乡,愿他日毋相忘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 燕生 设祖帐,情义殷渥。”

都门

(1).京都城门。《汉书·王莽传下》:“兵从 宣平城门 入,民间所谓 都门 也。” 颜师古 注:“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 唐 韩愈 《丰陵行》诗:“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 宋 柳永 《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都中里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元皇帝 时,廷尉 张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 元 揭傒斯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诗:“白髮 长洲 尉,都门万里船。” 清 顾炎武 《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诗:“两年相遇都门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 刘 接见。询其邦族,曰:‘ 山东 临胊 秀才也,游都门二十年矣。’”

暑气

盛夏的热气

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奏课

(1).把对官吏的考绩上报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为 义兴 太守,风化之美,奏课为最。”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已知奏课当徵拜,那復淹留咏白苹。” 明 方孝孺 《祭叶夷仲主事文》:“入宰畿县,奏课最优。”

(2).把计簿、户籍按规定时间报送朝廷。《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岐 俗质厚, 彦光 以静镇之,奏课连为天下最。” 胡三省 注:“奏课,奏计帐及输籍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天章阁待制 许元 为 江 淮 发运使,奏课於京师。”

上等

优等的;高级的

上等木材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恩异

帝王对臣子特别优待的规定。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爵禄》:“恩异:如詔书及赞拜皆不名,如肩舆入朝,并赐元老大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