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妙楼

作者:方鸿飞 朝代:宋代

宣妙楼原文

云观烟楼是梵家,竹围如洗逼寒沙。
因风绿浪摇晴麦,遇雨红香落润花。
人锁昼房听鸟语,僧归晚坞放蜂衙。
不须老远来沽酒,只觅天酥为点茶。

诗词问答

问:宣妙楼的作者是谁?答:方鸿飞
问:宣妙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方鸿飞宣妙楼书法欣赏

方鸿飞宣妙楼书法作品欣赏
宣妙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云观

(1).宫殿门前两边所建高台上的楼观。因其高耸,故称。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

(2).泛指高耸的楼台。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

(3).指道院。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佛释·道院》:“鹤观、云观……并道院之称。”

烟楼

亦作“烟楼”。1.耸立于烟云中之高楼。 唐 李峤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

(2).烟囱。 宋 苏轼 《与陈季常书》之十六:“在 定 日作《松醪赋》一首,今写寄 择 等,庶以发后生妙思,着鞭一跃,当撞破烟楼也。”

梵家

指佛寺。 唐 白居易 《紫阳花》诗:“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寒沙

称寒冷季节的沙滩。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鱼浦潭》诗:“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 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寒沙连骑跡,朔吹断边声。” 宋 刘过 《唐多令》词:“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绿浪

一种能涌上船来的 * 浪

红香

谓色红而味香。 五代 齐己 《乞樱桃》诗:“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 宋 韩琦 《北堂春雨》诗:“风前芳杏红香减,烟外垂杨緑意多。”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同赋长句》:“休辞洗盏劝红香,苦笑尘颜加粉澡。”

鸟语

(1).鸟鸣声。《后汉书·蔡邕传》:“昔 伯翳 综声於鸟语, 葛卢 辩音於鸣牛。” 宋 梅尧臣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湖畔绿草如茵,林木参天,时闻清脆的鸟语。”

(2).指难懂的言语。古代多指四夷、外国之语。《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则缓耳雕脚之伦,兽居鸟语之类,莫不举种尽落。”

蜂衙

(1).群蜂早晚聚集,簇拥蜂王,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 宋 陆游 《青羊宫小饮赠道士》诗:“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元 钱霖 《清江引》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听听四面的同蜂衙似的嘈杂的人声,脚步声,车铃声,一时倒也觉得是身到了大罗天上的样子。”参阅《埤雅·释虫》。

(2).指飞绕的蜂群。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试问蜂衙,何时昼锦春如画。”

(3).蜂巢。 元 赵奕 《黄龙洞》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沽酒

(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 江阴 江 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 续范亭 《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诗:“城南有茅屋,结构在西坡。沽酒临北市,汲水下东河。”

(2).卖酒。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水浒传》第十五回:“篱外高悬沽酒旆,柳荫闲缆钓鱼船。”

点茶

(1).犹泡茶。 宋 蔡襄 《茶录·熁盏》:“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一边自点茶来吃了。” 清 卓尔堪 《题昝抱雪塞游图》:“塞上点茶酥酪香,沙中祖帐列红妆。”

(2).指备办茶饭。《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酒自酒,汤自汤,醃鸡不要混腊獐。日下天色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待我留些整齐的,三朝点茶请姨娘。”

(3).点抹茶食。 明 王錡 《寓圃杂记·脂麻通鉴》:“盖 吴 人爱以脂麻点茶,鬻者必以纸裹而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