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倅游武夷

作者:杨时 朝代:宋代

和李倅游武夷原文

浓淡烟鬟半雨晴,溪光初借晚霞明。
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
枌社有谁藏旧牒,宾云无处问遗声。
幔亭寂寞仙何在,勾漏丹砂早晚成。

诗词问答

问:和李倅游武夷的作者是谁?答:杨时
问:和李倅游武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时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浓淡

颜色的深浅

浓淡相宜

烟鬟

亦作“烟鬟”。1.指妇女的鬓发。亦形容鬓发美丽。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祠堂像侔真,擢玉紆烟鬟。” 唐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 稽岭 春生酒冻销,烟鬟红袖恃娇饶。”参见“ 烟鬟雾鬢 ”。

(2).喻云雾缭绕的峰峦。 宋 苏轼 《凌虚台》诗:“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宋 范成大 《题城山挂月堂壁》诗:“百迭烟鬟得眼明,坐来心跡喜双清。” 邵瑞彭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怜他一片盈盈水,照出烟鬟为阿谁。”

溪光

指溪流的水色。 唐 杜牧 《题白苹洲》诗:“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宋 谢逸 《南歌子》词:“雨洗溪光浄,风掀柳带斜。”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亭之西,创水榭三楹,为亭右弼,俯蒞溪光,泛摇几席。”

霞明

像彩霞一样明丽。 唐 王勃 《乾元殿颂》:“琼构霞明,璜轩露敞。”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涌出

亦作“涌出”。涌冒而出。《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山海经·东山经》“﹝ 跂踵之山 ﹞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 晋 郭璞 注:“今 河东 闻喜县 有 瀵水 ,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无限,即此类也。”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

三峰

(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天汉

(1)

(2) 书面语称银河

(3) 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公元前100——前97)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枌社

(1). 枌榆社 的省称。指 汉高祖 的故里。《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 枌邑 道严玄” 唐 张铣 注:“ 汉 丰邑 有 枌社 。”

(2).指 新丰 枌榆社 。 清 董俞 《落花篇》诗:“ 渭城 倡妇承歌扇, 枌社 游人拂马蹄。”参见“ 枌榆 ”。

(3).泛指家乡、故里。 宋 陆游 《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诗:“皇天生民岂不爱,龙亦何心败吾稼?父老相看出无策,揽涕顿顙号 枌社 。” 元 刘壎 《隐居通义·文章四》:“ 枌社 数交朋,萍踪几聚散。” 清 黄宗羲 《念祖堂记》:“若以为先生念其故居而已, 枌社 春秋,何所阻隔?”

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遗声

(1).指过去留下的乐曲。《礼记·乐记》:“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餘謡。”《宋史·乐志十七》:“此谱,相传即 开元 遗声也。”

(2).犹馀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而此孺子遗声抑扬,不可胜穷,优游转化,餘弄未尽。” 南朝 宋 鲍照 《乐府·升天行》:“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宋 苏轼 《张安道见示近诗》:“云见 浮丘伯 ,吹簫明月岑。遗声落 淮 泗 ,蛟鼉为悲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四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

(3).泛指留下声音。 金 元好问 《秋望赋》:“菊鲜鲜而散花,雁杳杳而遗声。”

(4).谓留下好名声。 三国 魏 曹植 《任城王诔》:“王虽薨徂,功著丹青。人谁不没,贵有遗声。”《宋书·颜延之传》:“若不能遗声,欲人出己,知柄在虚求,不可校得。”

幔亭

(1).用帐幕围成的亭子。《云笈七籤》卷九六:“ 武夷君 ,地官也,相传每於八月十五日大会村人於 武夷山 上,置幔亭,化虹桥通山下。”

(2).指 福建 武夷山 。因山上有 幔亭峰 胜境,故称。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地理》:“ 武夷山 一名 幔亭 。”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勾漏

亦作“ 勾屚 ”。山名。在今 广西 北流县 东北。有山峰耸立如林,溶洞勾曲穿漏,故名。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见《云笈七籤》卷二七。 汉 置 勾漏置 , 隋 废。《晋书·葛洪传》:“以年老,欲鍊丹以祈遐寿,闻 交阯 出丹,求为 勾屚 令。” 唐 杜甫 《为农》诗:“远惭 勾漏 令,不得问丹砂。” 宋 杨亿 《到郡满岁自遣》诗:“无嫌 勾漏 僻,且得养丹砂。” 清 方文 《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 勾漏 乞丹砂,匪向 临卭 弹緑綺。”

丹砂

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