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作者:赵彦昭 朝代:唐代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原文

六龙齐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
飞观仰看云外耸,浮桥直见海中移。
灵泉巧凿天孙渚,孝笋能抽帝女枝。
幸愿一生同草树,年年岁岁乐于斯。

诗词问答

问: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的作者是谁?答:赵彦昭
问: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赵彦昭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彦昭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03_13

参考注释

六龙

(1).谓《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 疏:“乾元乃统天之义,言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於天体。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也。”

(2).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为御者。 汉 刘向 《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晋 郭璞 《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復愿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頽波。”

(3).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汉 刘歆 《述初赋》:“揔六龙於駟房兮,奉华盖於帝侧。”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金鳌山》:“少焉,千乘万骑毕集,始知为六龙临幸。” 吴梅 《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诗:“六龙曾此驻云车,何处重寻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号曰六龙。”《晋书·温羡传》:“父 恭 , 济南 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号曰六龙。”《晋书·卞壸传》:“父 粹 ,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 卞氏 六龙。”

齐轸

(1).与车轸相平。《后汉书·舆服志上》:“龙旂九斿,七仞齐軫,以象大火。” 李贤 注引 郑玄 曰:“軫谓车后横木。”

(2).犹并驾。 汉 张衡 《南都赋》:“於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軫,祓于阳濒。”

御朝

谓皇帝临朝。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天子痌伤,为之不御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终,谓之待旦。盖更终则上御盥櫛,以俟明出御朝也。”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皇上御朝则天下安,不御朝则天下危,早御朝则救天下之全,迟御朝则救天下之半,若终不御朝则终无救而已矣。”

维舟

(1).古代诸侯所乘之船。维连四船,使不动摇,故称。《尔雅·释水》:“天子造舟,诸侯维舟。” 郭璞 注:“维连四船。”

(2).泛指帝王贵族所乘之船。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六龙齐軫御朝曦,双鷁维舟下緑池。”

(3).系船停泊。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居人行转軾,客子暂维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维舟上读半磨灭,使君乃缘戚里恩。”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望见有石壁甚峭峻,维舟登岸,寻之得一尼菴。”

观仰

瞻仰。 宋 陈亮 《重建紫霄观记》:“道士结茅以居,相与敞三门於其前,使人有所观仰。”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桥直

桔槔上的衡木。《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桥直植立而不动,俛仰取制焉。” 高诱 注:“桥,桔皋上衡也。” 杨树达 证闻:“直植二字误倒,景 宋 本同,当作‘桥植直立而不动。’《览冥》篇言井植沟植,桥植语例同。”

灵泉

(1).对泉水的美称。 南朝 陈 张君祖 《赠沙门竺法頵》诗之一:“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神锡祕址,三秀灵泉。” 宋 苏轼 《赠陈守道》诗:“渴饮灵泉水,飢食玉树枝。” 明 唐顺之 《嵩阳宫柏》诗:“灵泉玉女灌,甘雨岳神通。”

(2).道教指人的唾液。 唐 吕岩 《直指大丹歌》:“池沼泓泓翻玉液,楼臺叠叠运灵泉。”

(3).喻纯洁的感情。 郭沫若 《女神·湘累》:“你这不可思议的内在的灵泉,你又把我苏活转来了!”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灵泉,沾润着你。”

天孙

(1).星名。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唐 司马贞 索隐:“织女,天孙也。”

(2).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下土之臣,窃闻天孙,专巧於天。”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旦]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 闻一多 《红烛·秋色》诗:“哦!我要请天孙织件锦袍,给我穿着你的色彩!”

(3). 泰山 的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 泰山 一曰 天孙 ,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

孝笋

亦作“ 孝笋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 孟宗 )卒” 裴松之 注引《楚国先贤传》:“ 宗 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 宗 入竹林哀嘆,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后因以“孝笋”为称颂孝子之典。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君亲惟一,臣子惟寧。忠泉出井,孝笋生庭。”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志贞姑妙霓诗》:“组训功为慈云积,滫瀡心唯孝笋知。”

见“ 孝笋 ”。

帝女

(1).天帝与传说中的古帝之女。指天帝之女 瑶姬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百里,曰 姑媱 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 女尸 。”《文选·江淹<潘黄门悼亡>诗》:“我慙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李善 注:“《宋玉集》云: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於 云梦 之野,望 朝云 之馆,有气焉。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此是何气也? 玉 对曰:昔先王游於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 瑶姬 ,未行而亡,封於 巫山 之臺,闻王来游,愿荐枕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丹山 西即 巫山 者也,有帝女居焉。”

(2).天帝与传说中的古帝之女。指 炎帝 之女 精卫 。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帝女飞衔石,鮫人卖泪綃。”

(3).天帝与传说中的古帝之女。指帝 尧 的二女 娥皇 、 女英 ,嫁于 舜 ,即 湘妃 。 南朝 梁 吴均 《登二妃庙》诗:“朝云乱入目,帝女 湘 川宿。”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庄应制》:“灵泉巧凿天孙渚,孝笋能抽帝女枝。” 宋 梅尧臣 《送宁乡令张沆》诗:“竹存帝女啼,夔学 林 雍 鑋。”

(4).帝王之女。 南朝 齐 王俭 《国史条例议》:“又立《帝女传》,亦非浅识所安。” 唐 袁不约 《长安夜游》诗:“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 汉 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毕太夫人 ﹞偶咏梅云:‘出身首荷东皇赐,点额亲添帝女装。’”

幸愿

希望。 唐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诗:“冥期儻可逢,生尽会无缘。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年年岁岁

每年。

出处: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朱子语类》卷七一:“又问天心无改移谓何?曰:‘年年岁岁是如此,月月日日是如此。’”

乐于

乐意

乐于吃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