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作者:韩元吉 朝代:宋代

原文

西京蜀都望,渊云暨相如。
节谊知不足,文章焉取余。
凛然见风采,吾非斯人徒。
峨峨眉山阳,不但闻三苏。

诗词问答

问:《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的作者是谁?答:韩元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元吉的名句有哪些?答:韩元吉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韩元吉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书法作品欣赏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西京

古都名。(1) 西汉 都 长安 , 东汉 改都 洛阳 ,因称 洛阳 为 东京 , 长安 为 西京 。(2)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 ,因称 长安 为 西京 。(3) 唐 显庆 二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一称 西京 , 天宝 元年,定称 西京 , 至德 二载,改称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 ,建号 西京 , 上元 元年,废京号。(5) 南诏王 寻阁劝 时,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为 西京 ,至 世隆 称帝,改称 中都 。(6)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以 魏州 为 东京 兴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晋王 旧都 太原府 为 西京 ,十一月复 唐 旧制改 西京 为 北京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复 唐 旧制以 京兆府 为 西京 ,至 晋 天福 三年罢京。(8) 五代 后晋 天福 三年自东都 河南府 迁都 汴州 ,以 汴州 为 东京 开封府 ,改东都 河南府 为 西京 , 汉 周 及 北宋 沿袭不改。(9) 辽 重熙 十三年,升 云州 为 大同府 ,建号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长安 ,称 西京 。(11) 明 张献忠 以 蜀 王府为宫, 成都 曰 西京 。

蜀都

古代 蜀国 的都城。即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至于 蜀 都,耆老大夫搢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儼然造焉。” 晋 左思 《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於上世,开国於中古。” 元 虞集 《张令鹿门图》诗:“老我不乐思 蜀 都,人言 嵩 阳好隐居。”

渊云

汉 王褒 和 扬雄 的并称。 褒 字 子渊 , 雄 字 子云 ,皆以赋著称。 汉 班固 《西都赋》:“ 秦 汉 之所极观, 渊 云 之所颂叹。” 晋 潘岳 《西征赋》:“ 长卿 、 渊 云 之文, 子长 、 政 骏 之史。”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自非 枚 马 、 渊 云 之述作, 常 杨 、 元 白 之才名,则何以塞清问于论思,润皇猷于典誥。” 清 伤时子 《苍鹰击·好逑》:“ 马 班 良史, 渊 云 赋手, 韩 杜 诗文不朽。”

相如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节谊

见“ 节义 ”。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凛然

(1) 恐惧、畏惧

众官凛然

(2)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凛然正气

见风

谓犯人告便,放风。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三折:“哥哥,你在这里,我要见风去也。”

被讽刺。风,通“ 讽 ”。 明 张居正 《答奉常陆五台论治体用刚书》:“僕所以恳恳救之者,盖以仰答圣恩,下明臣节耳,非欲为沽名之事也,而丈乃以 潞公 见风,误矣。”一本作“ 见讽 ”。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峨眉山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势峻秀,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称誉。名胜古迹众多,有万年寺、报国寺、仙峰寺、洗象池、洪椿坪、金顶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不但

不仅,不只是——用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的前一分句,指出并承认某层意思,后一分句常有“而且”、“并且”、“也”、“还”、“又”等词相呼应,表示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我们的家乡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三苏

宋 文学家 苏洵 及其子 轼 、 辙 俱以文名,世称三 苏 。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 苏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才识》:“ 嘉祐 初,﹝ 苏洵 ﹞与二子 軾 、 辙 至京师……於是父子名动京师,而 苏氏 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 苏 ,盖 洵 为老 苏 , 軾 为大 苏 , 辙 为小 苏 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天下称他兄弟,谓之二 苏 ;称他父子,谓之三 苏 。”

诗文赏析


【原题】: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