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二首

作者:释祖先 朝代:宋代

偈颂四十二首原文

今朝五月端午,不用书符呪语。
只将者个拄杖,用作降魔铁杵。
楚大夫活捉狞龙,张天师倒骑猛虎。
触翻东海鲤鱼,直得倾贫下雨。

诗词问答

问:偈颂四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祖先
问:偈颂四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祖先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祖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端午

(1).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 的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 ,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五花丝粽》:“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水 , 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 汨罗 遗风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 郑 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

(2).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 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 张説 《上大衍历序》云:‘谨以 开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 宋璟 《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符呪

见“ 符咒 ”。

者个

这个。 唐 从谂 《赵州禅师语录》:“问:‘如何是菩提?’师云:‘者箇是阐提。’”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降魔

佛教语。相传 释迦牟尼 在成佛前,曾与魔王进行激烈斗争,并取得胜利。佛教史上称为“降魔”。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后常用作降服妖魔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作么有疏亲?我自降魔 * 。” 元 王恽 《番禺权》诗:“笑挥堪解虎,静倚可降魔。”《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且住,且住!你去未得。吾有法宝,未曾传与汝。道童,与吾取过降魔太阿神光宝剑来。”

楚大夫

指 屈原 。因其曾为 楚国 三闾大夫,故称。 唐 杜甫 《地隅》诗:“丧乱 秦公子 ,悲凉 楚大夫 。” 唐 罗隐 《杜陵秋思》诗:“只闻斥逐 张公子 ,不觉悲同 楚大夫 。” 元 无名氏 《落梅风》曲:“ 陶元亮 , 楚大夫 ,醉和醒怎生做一处?”

活捉

抓住活的人,特指在作战中抓住活着的敌人

张天师

汉 张道陵 后裔的封号。 宋 真宗 赐其裔 信州 龙虎山 道士 张正随 号 真静先生 。 元 至元 十三年命其三十六代孙 张宗演 为 辅汉天师 。 明 洪武 元年革去旧号,封其后裔 张正常 为 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宏德大真人 ,秩二品。 清 初沿 明 制, 乾隆 十七年革去其封袭,部议改为正五品。后民间亦泛称 张道陵 及其后裔、门徒为“张天师”。 吴组缃 《山洪》二八:“妖精捉到 张天师 手里,看他还有本事变个什么出来吧!”

猛虎

即老虎

猛虎下山

东海

(1) 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2) 泛指东方的大海

鲤鱼

(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 汉 焦赣 《易林·革之颐》:“ 尼父 孔丘 ,善钓鲤鱼。” 宋 陆游 《鲤鱼行》:“鲤鱼财三尺,浅水不覆脊。” 宋传恩 《绿水悠悠·罩鱼》:“这是一条鲤鱼,一条十多斤重的鲤鱼。”

(2).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 唐 元稹 《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清 谭嗣同 《寄人五绝》:“鲤鱼三十六,江上报秋书。”

(3).借指传递书信者。 唐 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恡,时望鲤鱼传。” 唐 元稹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诗:“凭仗鲤鱼将远信,鴈回时节到 扬州 。” 元 萨都剌 《送王伯循御史》诗:“ 曲江 水发愿相忆,莫遣鲤鱼音信稀。”参见“ 鱼书 ”。

直得

(1).直待;直到。 唐 韩偓 《寄京城亲友》诗之二:“相思凡几日,日欲咏离衿。直得吟成病,终难状此心。” 宋 欧阳修 《论燕度勘滕宗谅事张皇大过札子》:“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支蔓勾追,直得使尽 邠州 诸县枷杻。” 宋 朱熹 《答黄子耕》:“已通透后,便要纯熟。直得不思索时此意常在心胸之间驱遣不去方是。”

(2).只有;必须。

(3).值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文君 ( 卓文君 )犹直得一死, 奉倩 遗才存色,非难遇也,而以身殉之,不亦可以已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向都司 道:‘为一女子,直得如此着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林初文诗》:“ 丘 见之,愠曰:‘ 林 诗二十八字,正得二十八圈。吾诗百篇,最少岂不直得二十八圈乎?’人传以为笑。”

贫下

(1).贫贱穷困。《旧唐书·李吉甫传》:“钱米所徵,素有定额,宽緇徒有餘之力,配贫下无告之民,必不可许。”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其贫下县分,第一第二等人户,例皆稀少,至第三等,则户数猥多。”

(2).指贫困的小民。 北魏 高允 《谏东宫上书》:“所在田园,分给贫下。”《旧唐书·李绛传》:“伏望天慈,并赐本道,代贫下今年租税,则万姓欣戴,四海歌咏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若 郑光 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法独行於贫下,臣未敢奉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