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

作者:宋伯仁 朝代:宋代

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原文

紫微深处着招提,古迹名臣事两寄。
宣子画由高庙治,越王心有孝宗知。
万竿玉立春来早,六角池深月上迟。
禅定十年帘不卷,不知门外几盘棋。

诗词问答

问: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的作者是谁?答:宋伯仁
问: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伯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伯仁名句大全

宋伯仁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书法欣赏

宋伯仁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书法作品欣赏
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张舍人中书宿直》:“ 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深处

(1)

(2) 很深的地方

白云深处有人家

海洋深处的宝藏

(3) 内部

心灵深处

招提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古迹

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

名胜古迹

臣事

以臣道奉事。《墨子·非攻下》:“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史记·苏秦列传》:“臣闻鄙谚云:‘寧为鸡口,无为牛后。’今西面交臂而臣事 秦 ,何异於牛后乎?”《汉书·匈奴传下》:“ 汉 虽彊,犹不能兼并 匈奴 ,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於 汉 ,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

高庙

(1).死后庙号为“高”的君主。具体所指随文而定。(1)指 汉高祖 刘邦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 高庙 、太后何?’”(2)指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 乾隆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 杭州 徐文穆 公,本为国朝贤相, 乾隆 九年,引疾去位。 高庙 赐诗,以宠其行云。” 康有为 《将至桂林望诸石峰》诗:“ 倪迂 狮林 少奥诡, 高庙 叹慕力追摹。” 陈迩冬 等注:“ 高庙 指 清高宗 ( 乾隆帝 ,名 弘历 。)”

(2).宗庙。《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建武 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建社稷於 洛阳 ,立郊兆于城南。” 李贤 注:“ 光武 都 洛阳 ,乃合 高祖 以下至 平帝 为一庙,藏十一帝主於其中。”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2月3、4或5日。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来早

明天早晨。 唐 薛调 《无双传》:“今日已夜,郎君且就客户一宿。来早同去未晚。”《三国演义》第二回:“来早设朝,使廷臣奏 董太后 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王 兄暂请回步,来早定当报命。”

六角

(1). 东汉 时, 匈奴 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斩将王,总称“六角”。《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温禺鞮王,次左右斩将王,是为六角:皆单于子弟,次第当为单于者也。”

(2).六角扇。《晋书·王羲之传》:“又尝在 蕺山 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 书其扇,各为五字。”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人物异名》:“扇曰六角。”

月上

(1).佛教传说 毘摩罗诘 之女,母 无垢 。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 月上女 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 月上女 诣佛所与 舍利弗 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 月上菩萨 。见《月上女经》。 明 李贽 《题绣佛精舍》诗:“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惊小怪称奇事。”

(2).用作女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何烦更请僧为侣, 月上 新归伴病翁。”原注:“时适 谈氏 女子自 太原 初归。 维摩詰 有女名 月上 也。”按, 毘摩罗诘 ,旧译 维摩诘 。

(3).佛教传说 月光童子 之妹。《德护长者经》卷下:“尔时, 月光童子 妹 月上 ,形容端正,闻 月光童子 説偈讚佛,身心欢喜。”

禅定

(1).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 * 天之法,定为无 * 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 * 定)、四定(无 * 定)的区分。《坛经·坐禅品》:“何名禪定?外离相为禪,内不乱为定……外禪内定为禪定。”《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思维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已,则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如实智。是谓初解脱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番僧习禪定者,於冰合时裹一岁粮休焉。”

(2).谓坐禅习定。 唐 贾岛 《赠无怀禅师》诗:“禪定石牀暖,月移山树秋。” 唐 戴叔伦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诗:“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禪定人。” 元 马致远 《寿阳曲·烟寺晚钟》:“顺西风晚鐘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禪定?”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