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捉钱_捉钱介绍_捉钱历史知识_捉钱历史词典

捉钱

历史知识

捉钱怎么写好看:

捉钱怎么写好看

捉钱历史词典解释

唐时官府放债收利的一项办法。初沿袭隋制,各级官的办公费不发全数,只发一定数额的*公廨本钱,由各官署分发给有关的令史、府史(即“捉钱令史”)和一些民户(即“捉钱户”),让他们放债或经商,赚取利润,然后每人定时交纳大大超过所发本钱的钱财。官署往往私自扩大捉钱规模,捉钱人可得到相应官署的护,捉钱户可免徭役,商人可乘机营私,有时一官署捉钱人竟达数百。

词语分解:

  • 捉钱的解释 从 北朝 起到 隋唐 ,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谓之“捉钱”。即公廨本钱。也称月料钱。新唐书·食货志五:“于时祠祭、蕃夷赐宴、别设,皆 长安 、 万年 人吏主办,二县置本钱,配纳质积户收息以供费。诸使捉钱者,给牒免徭役,有罪府县不敢劾治。”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内外官料钱上。
  • 捉的字典解释 捉 zhuō 抓,逮:捉拿
  • 钱的字典解释 钱 (錢) qián 货币:铜钱

历史知识推荐:续古今人表

书名。唐韩祐撰。十卷。开元十七年729奏上。已佚。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捉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捉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