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校雠通义_校雠通义介绍_校雠通义历史知识_校雠通义历史词典

校雠通义

历史知识

校雠通义怎么写好看:

校雠通义怎么写好看

校雠通义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清章学撰。三卷。作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为四卷,两年大梁途中遇盗失去。五十三年,学诚友人所抄存之前三卷校正改定,即今流传之三卷本,第四卷竟不可复得。该书之作,在宗、正俗,实集中国古校雠学之大成。其中不少论述与《文史通》可互相发明。

词语分解:

  • 校雠的解释 亦作“校仇”。 .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 刘向 《<管子>序》:“所校讎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 唐 韩愈 《送郑十校理序》:“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
  • 通义的解释 .普遍适用的道理与法则。《孟子·滕文公上》:“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汉书·张汤传》:“夫襃有德,赏有功,古今之通义也。”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将佐有败,元帅必任其责

历史知识推荐:周阳

西汉侯国。在今山西绛县西南,一说在今闻喜县东三十里东镇城南。属河东郡。文帝元年前封淮南王舅赵兼为周阳侯见《史记》本纪;武帝即位,封田蚡弟胜为周阳侯见《田蚡传》,均即此。元狩二年前废。《魏书·地形志》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校雠通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校雠通义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