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官职 >>助教_助教介绍_助教什么官_助教历史官职

助教

历史官职

助教怎么写好看:

助教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① 国子监学置,协助博士教授西晋武帝咸宁(275—280)中初立国子学,置十五员,讲授儒家典,东晋武帝太元十年(385)减为十员。南朝宋沿置十员,分掌十经; 如不置学,则仅一员。南齐高帝建元四年(482)置国学,设十员,位比御史。梁初沿置,武帝大同七年(541)又置正言助教二员。北魏国子学、太学各置。北齐国子寺之国子学置十员,太学置二十员,四门学置二十员。隋朝国子寺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各置五员,书学、算学各置二员;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改置国子学,寿元年(601)罢置; 炀帝大业三年(607)国子监国子学置一员,太学置二员。唐朝国子监国子学置五员,太学置六员,四门学置六员、书学置一员,算学置一员,律学置一员,广文馆置一员。宋朝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国子学、律学皆置,改制不置。辽朝国子监国子学置。金朝国子监国子学置二员,太学置四员。元集贤院国子学初置四员,成宗大德八年(1304)为分职上都,增置二员; 蒙古翰林院蒙古国子学置二员。元惠宗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置国子学,亦设,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学为监,置十六员,分掌六堂,后改十五员; 永乐元年(1403)北京国子监置二员,十八年迁都北京后,北监置十五员,南监置六员,后减为四员;中都国子监曾置二员,洪武二十六年罢。清朝顺治元年(1644)建八旗官学,置满洲助教十六员、蒙古助教八员; 并分设六堂,置满、汉助教各十二员; 国子监所兼领算法馆置二员,俄罗斯馆置满、汉各一员。②太医官。协助诸博士以教生徒医学。北置“太医助教”。太常寺太医署置二员。唐朝太医置药医助教一员、针助教一员。③太史官。协助太史博士教诸生天文历法。北魏置“太史助教”。④太卜官。助诸博士以教生徒占相术等。隋朝太常寺太卜署置太卜助教二员、相助教一员。⑤州郡学官。北齐置太学助教以协助博士。宋朝开封、临河南应天府以外诸大都督府都督府、诸、诸军皆置,多以特恩授士人,或用以安置贬官员,亦为纳授官名目。朝上、东、中、南、西五京学,黄龙府学,兴中府学,诸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司、刺史之州学,诸县学,皆置。参见“国子助教”等条。


学官名。晋咸宁四年初立国子学,置助教十五人,掌教生徒,东晋置十八人。其后,宋、齐、梁、、北魏、北齐、隋皆置。唐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也皆置助教,掌佐博士教授生徒,其品级从六品上、从七品上、从八品上、从九品下不等。明、清国子监也置助教,从八品。见《通典·职官九·国子监·助教》、《新唐书·百官三·国子监》、《明史·职官二·国子监》、《清史稿·职官二·国子监》。

词语分解:

  • 助教的解释 古代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 高等学校教员中职别低于讲师的一种职称详细解释.古代学官名。 晋 咸宁 时设置,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其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学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
  • 助的字典解释 助 ù 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僴 )。爱莫能助。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帮 助 ú 古同“锄”,除去。 帮 笔画数:; 部首:力; 笔顺编号:
  • 教的字典解释 教 à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使,令:风能教船走。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姓。 学 教 ā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学 笔画

历史官职推荐:外任御史

宋代称临时派往州县巡视的监察御史为外任御史。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助教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官职 助教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