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仗节死义_仗节死义解释_仗节死义来历出处_仗节死义历史典故

仗节死义

历史典故

仗节死义怎么写好看:

仗节死义历史词典解释

仗节:坚节操。死:为正义而死。保持节操,不惜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子美《送严武还》诗:‘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


并列 坚持节操,为正义而死。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褒义。多用于坚守大义方面。

词语分解:

  • 仗节的解释 .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汉书·叙传下》:“ 博望 仗节,收功 大夏 ;贰师秉鉞,身衅 胡 社。” 唐 裴铏 《赵合》:“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
  • 死义的解释 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吕氏春秋·离俗》:“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史记·汲郑列传》:“ 淮南王 谋反,惮 黯 ,曰:‘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清 方兆曾 《国士叹》诗:“人臣死义

历史典故推荐:王猷过访

同“王猷访戴”。明 文徵明《新正四日雪后方昆山思道过访值余不在留诗而去奉答一首》:“偶扶藜杖出柴荆,虚却王猷过访情。”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仗节死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仗节死义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