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罄竹难书_罄竹难书解释_罄竹难书来历出处_罄竹难书历史典故

罄竹难书

历史典故

罄竹难书怎么写好看:

罄竹难书历史词典解释

    罄,作动词,尽取之意。罄竹难书,形容劣迹之多,即使把所有的竹子都制成竹简,也写不完其罪恶。王莽末,隗嚣肃通渭聚兵数千,自称上将军,起兵应汉反莽。他在讨伐王莽的檄文中说:“新都王莽,欺辱天地,违反道义和常理。他毒死皇帝,篡夺帝位,假托天命,伪造符书,欺惑百姓,以美丽的言辞把自己罪恶粉饰成祥瑞,即使将楚越两地所有竹子都做成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这是举世都知道的事实。”

【出典】:

    《后汉书》卷13第515页《隗嚣传》:“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祇,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

【例句】:

    《旧唐书·李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连动 罄,尽,用完。竹,竹简。纸发明之前,古人在竹简上书写。意是用尽所有的竹简也写不完。语本《吕氏春秋·明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专用来指罪恶多得写不完。《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邹韬奋《经历》:“摧残文化教育,戕害青年的罪行,罄竹难书而于今尤烈。”△贬义。用来形容罪大恶极。 →罪恶滔天 ↔功德无量。也作“竹罄南山”。

词语分解:

  • 罄的解释 罄 qìng 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告罄
  • 书的解释 书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

历史典故推荐:大得人心

人心:即民心。指受到大众的热烈拥护。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人民日报1982年9月30日第1版标题:“叶委员长提出的九条方针政策大得人心。”另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罄竹难书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罄竹难书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