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宓妃枕_宓妃枕解释_宓妃枕来历出处_宓妃枕历史典故

宓妃枕

历史典故

宓妃枕怎么写好看:

宓妃枕怎么写好看

宓妃枕历史词典解释

《文选》卷十九曹植《洛神赋》李善注记:“记曰:东阿王(曹植)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曹操)回,与五官中郎将曹丕)。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甄)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赍(jī,以物送人)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宓妃是宓(fú)羲氏之女,溺死后为洛水之神。故名洛神。曹植的《洛神赋》是借赋洛神以寄寓追念甄后的情怀。故“宓妃枕”常用为男女情恋,相爱绸缪的典故。

唐.李商隐《无题》诗四首其二:“贾氏窥帘韩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即用其事。

又因在《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的诗句,故后以“凌波”常指称女子轻盈美妙的步履。

宋.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词语分解:

  • 宓妃的解释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乘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 王逸 注:“ 宓妃 ,神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 青琴 、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 宓妃 , 伏羲氏 女,溺死 洛 ,遂为 洛水 之神。”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序:“ 黄初 三年,余朝京师,还济 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 宓妃 。”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二:“ 洛浦
  • 枕的字典解释 枕 zhěn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

历史典故推荐:头足异所

汉·刘向说苑•杂言:“昔者费仲、恶来革、长鼻决耳,崇侯虎顺纣之心,欲以合于意,武王伐纣、四子身死牧之野,头足异所,比干尽忠剖心而死。”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宓妃枕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宓妃枕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