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饔飧不给_饔飧不给解释_饔飧不给来历出处_饔飧不给历史典故

饔飧不给

历史典故

饔飧不给怎么写好看:

饔飧不给历史词典解释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天下第一》:“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严却之。”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僦寓相城,不蔽风雨,饔飧不给。”清 谭嗣同《仁学》二四:“衰国之民,饔飧不给,裋褐不完。”


见“饔飧不济”。给,供应、充足。《聊斋志异·狐妾》:“寻以大案挂误,贫至饔飧不给。”※给,不读作gěi 。

词语分解:

  • 饔飧的解释 亦作“ 饔飱 ”。1.做饭。孟子·縢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赵岐 注:“饔飧,熟食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主一家之事的,三綹梳头,两截穿衣,一日之计,止无过饔飱井臼。”2.早饭和晚饭;饭食。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閒钱去养马骡。”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萧孟昉 ﹞尝蠲田穀数千石,具饔飱以活狱囚。” 清 孙枝蔚 追挽徐镜如诗:“秋
  • 不给的解释 1.供给不足;匮乏。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於鲜,敢献於从者。”孟子·告子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旧唐书·李晟传:“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后家不给,食馒头,又食煨茄,俱成箩以充饥。”2.犹言不暇,来不及。 宋 苏轼 始皇论:“惴惴然朝不谋夕,忧死之不给。”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徐波:“松栝数株,撑风蔽日,

历史典故推荐:题殿柱

参见:题柱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饔飧不给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饔飧不给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