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伏波铜柱_伏波铜柱解释_伏波铜柱来历出处_伏波铜柱历史典故

伏波铜柱

历史典故

伏波铜柱怎么写好看:

伏波铜柱怎么写好看

伏波铜柱历史词典解释

同“伏波标柱”。唐 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灿星臣而增辉,挂文字而不灭。虽汉家金茎,伏波铜柱,拟兹陋矣。”清 宋琬《栈道平歌为贾胶尚书作》:“金穿石泐陵谷徙,我公之功不与伏波铜柱同尘埋。”

词语分解:

  • 伏波的解释 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 铜柱的解释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 栢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明 何景明 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駡倨。”新民晚报1990.8.5:“白玉般的础石上耸立着粗大的铜柱。”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神异经·中荒经:“ 崑崙之山 ,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后汉书·马援传“嶠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 援

历史典故推荐:杖挂百钱

借指买酒钱。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诗: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参见:○杖头钱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伏波铜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伏波铜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