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跷足而待_跷足而待解释_跷足而待来历出处_跷足而待历史典故

跷足而待

历史典故

跷足而待怎么写好看:

跷足而待历史词典解释

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侯外反,亡可跷足待也。”跷足:举足。后以“跷足而待”形容短时间内即可成功。三国.诸葛亮《劝将士勤攻己阙教》:“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见“翘足而待”。三国蜀·诸葛亮《劝将士勤攻己阙教》:“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词语分解:

  • 跷足的解释 亦作“蹻足”。1.跛足。 清 赵翼 行围即景·跳跎诗题注:“蹻足者跃过驼背。”2.踮起脚跟。参见“ 蹺足抗首 ”。3.举足。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战国策“跼足”:“跼与蹻同。蹻足,举足也。”参见“ 蹺足抗手 ”。
  • 待的解释 待 dài 等,等候:待到

历史典故推荐:牛山

借指兴发感伤的地方。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词: “白发书生神州泪,冬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参见:○牛山下涕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跷足而待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跷足而待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