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蚳鼃谏_蚳鼃谏解释_蚳鼃谏来历出处_蚳鼃谏历史典故

蚳鼃谏

历史典故

蚳鼃谏历史词典解释

孟子.公丑下》:“孟子谓蚳(chí)鼃(wā,同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管监狱的官),似也(似乎是有道理的),为其可以言(可以向君主提意见)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蚳鼃谏于王而不用,致(辞)为臣而去。”

蚳鼃为齐国大夫,他听了孟子的劝说,曾谏说齐王,但齐王不听,他便辞官而去。后因有以“蚳鼃”指尽职而知退的人。

元.汪元亨〔双调.折桂令〕《归隐》:“吾岂匏瓜,辞去良,谏退蚳鼃。”

词语分解:

  • 谏的字典解释 谏 (諫)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

历史典故推荐:强词夺理

本来无理,硬说成有理。三国演义四三回:“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儿女英雄传二六回:“此时姑娘越听张金凤的话有理,并且还不是强词夺理,早把一番怒气,撇在九霄云外。”亦作“强词夺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蚳鼃谏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蚳鼃谏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