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焚林之求_焚林之求解释_焚林之求来历出处_焚林之求历史典故

焚林之求

历史典故

焚林之求怎么写好看:

焚林之求历史词典解释

《三国志.书.阮瑀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曰:“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偪(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

三国时,曹操极为重视发现并使用人才。他听说阮瑀才能出众,就想聘用。阮瑀逃入山中,曹操便下令焚山,以迫使阮瑀出山。后因用为咏爱士求贤之典。

《文选》卷六。任彦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迁左军邵陵主簿记室参军,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刀笔不足宣功,风体所以弘益。”


偏正 曹操闻阮瑀的名声大,欲求之,瑀听说后逃入山林,曹操使人放火烧山而得袁瑀,召为司空军曹祭酒,管记室。后比喻求贤之切。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褒义。多用于求贤方面。

词语分解:

  • 焚林的解释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谓 介之推 从 晋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 ,有功而不受祲,隐入 绵山 ,后 晋文公 焚烧树林逼迫,仍不出,抱树焚死。后以“焚林”为求取贤士的典故。周书·苏亮等传论:“既焚林而访 阮 ,亦牓道以求 孙 ,可谓野无遗才,朝多君子。” 唐 韦蟾 上元诗之三:“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 唐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诗:“累重
  • 求的解释 求 qiú 设法得到:求生

历史典故推荐:碍难遵命

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表示拒绝对方要求时的客气话。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四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否则本省有变,不负责任。”也作【碍难从命】。延安平剧研究院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焚林之求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焚林之求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