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履仁蹈义_履仁蹈义解释_履仁蹈义来历出处_履仁蹈义历史典故

履仁蹈义

历史典故

履仁蹈义怎么写好看:

履仁蹈义历史词典解释

履、蹈:执。谓躬行之道。三国璩《荐和虑则笺》:“切见同和模,字虑则,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并列 践行仁义。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切见同郡和模,字虑则,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用于写行事举止。

词语分解:

  • 履仁的解释 躬行仁道。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需》:“躬体履仁,尚德止讼,宗邑以安,三百无患。”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群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我
  • 蹈义的解释 遵循仁义之道。 三国 魏 曹植 《辅臣论》之二:“处平则以和养德,遭变则以断蹈义。” 唐 康骈 《剧谈录·李德裕》:“其后五镇藩方,再居廊庙,蹈义怀仁,始终一致。” 明 方孝孺 《娱静楼记》:

历史典故推荐:东阳带眼

借指男子形体消瘦。宋史达祖《汉宫春·友人与星娘雅有归兮》词: “凄凉故里,想香车,不到人间。羞再见,东阳带眼,教人依旧思凡。” 东阳: 指沈约。沈约曾任东阳太守。参见:○带减围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履仁蹈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履仁蹈义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