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_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解释_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历出处_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历史典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历史典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历史词典解释

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加以勉励。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清.梁绍壬《两般雨盫随笔》卷五:“先文庄公在政府,或有以公护同乡言于上。旦召公谓曰:‘人言尔庇护同乡,自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公顿首对曰:‘臣皇上无则加勉之训。’”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其他 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用以自勉。草明《神州儿女》:“反正我是抱这样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本用于自省其身,后多指虚心听取、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意见。→知过必改 ↔屡教不改 文过饰非

历史典故推荐:鲈鱼兴

借指引退归里之意。元姚燧醉高歌·感叹曲: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巳在桑榆暮景。” 参见:○莼羹鲈脍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