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有眼不识荆山玉_有眼不识荆山玉解释_有眼不识荆山玉来历出处_有眼不识荆山玉历史典故

有眼不识荆山玉

历史典故

有眼不识荆山玉历史词典解释

荆山玉: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玉璞于荆山,故名。荆山,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比喻眼力低下,辨识不出贤人或有价值的事物。《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得贵重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经鉴定,误认为弄虚作假,又先后以诈骗罪被刖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之下达三天三夜。文王闻知后,使玉人琢璞,果得宝玉。


主谓。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该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谓眼力很差,不识珍宝;比喻不识好人。用卞和向楚王献美玉而被以为诳的故事。典出《韩非子·和氏》。《金6*6*梅词话》21回:“(西门庆)连忙与月娘深深作了个揖,说道:‘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过后方知君子。’”△贬义。用于指缺乏识别能力。也作为得罪他人后表示赔礼道歉的话。→有眼不识泰山 不识东邻 有眼无珠 ↔独具慧眼

词语分解:

  • 有眼的解释 有眼力。谓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许地山 三博士:“你真有眼。从前他与你同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他是多么奉承你呢。”

历史典故推荐:王质斧烂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时间久远。元无名氏一枝花.棋套曲:“王质斧烂腰间柄,机深脱骨,智浅逢征。”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有眼不识荆山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有眼不识荆山玉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