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悉索敝赋_悉索敝赋解释_悉索敝赋来历出处_悉索敝赋历史典故

悉索敝赋

历史典故

悉索敝赋怎么写好看:

悉索敝赋历史词典解释

《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获司马燮,献于邢丘。”悉:全部。索:搜索。敝:对人称自己的客气话。赋: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指代兵力。意指收尽本国全部兵力。后因以“悉索敝赋”为尽其所有,以相供给之典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今幸少闲,悉索敝赋,愿从诸君之后,左右君,以诛卫之不当立者!”


述宾 悉,全部。索,寻求,将尽。敝,谦词,表示不精良。赋,古按田赋征兵,故称兵为赋。指罄全国的兵力。语出《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下》:“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不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常用于战争,后泛称倾尽所有以供应。也作“悉帅弊赋”、“悉索薄赋”。

词语分解:

  • 悉索的解释 1.尽其所有;搜括。新唐书·李鄘传:“ 鄘 素富彊,即藉府库留一岁储,餘尽纳于朝,诸道由是悉索以献,繄 鄘 倡之。” 明 赵信国 虎林吊于肃公诗:“挟要天子货居奇,惟其所欲是悉索。” 清 刘大櫆 偃师知县卢君传:“寇贼环境,民困于悉索。” 梁启超 噶苏士传:“悉索纵横,殊无天日。”2.象声词。 清 潮声 记栗主杀贼事:“夜半有偷儿穴壁入,摸得栗主笼,意为奇货,摄之欲行。妇闻悉索声,疑为栗主争
  • 敝赋的解释 对自己军队的谦称。古代按田亩出车徒,故称兵卒、车辆为赋。左传·襄公八年:“ 蔡 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寧处,悉索敝赋,以讨于 蔡 。”国语·鲁语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处,使 叔孙豹 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历史典故推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旧时认为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语出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元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悉索敝赋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悉索敝赋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