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芦中托渡_芦中托渡解释_芦中托渡来历出处_芦中托渡历史典故

芦中托渡

历史典故

芦中托渡怎么写好看:

芦中托渡怎么写好看

芦中托渡历史词典解释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卷三):春秋楚国伍子胥逃亡吴国,遭到追捕,“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己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

意是伍子胥藏身芦苇丛中,求渔父渡他过江逃离险境。后因以“芦中托渡”用为靠人帮助脱离危难的典故。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过漂母而寄食,托芦中而渡水。”

词语分解:

  • 芦的解释 芦 lú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
  • 渡的解释 渡 dù 横过水面:渡船

历史典故推荐:侈衣美食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并列 侈,华美。华美的衣服,鲜美的食物。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芦中托渡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芦中托渡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