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薰莸同器_薰莸同器解释_薰莸同器来历出处_薰莸同器历史典故

薰莸同器

历史典故

薰莸同器怎么写好看:

薰莸同器历史词典解释

薰:香草。莸:臭草。比喻好坏不分。宋.王柏《上王右书》:“愿执事审时度势,熟虑精思,薰莸同器,决无久馨之理。”东藩等《民国通俗演义》三八回:“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留者仍蒙薰莸同器之嫌。”


主谓 薰,香草;莸,臭草。比喻好坏相互混在一起,是非不分。《歧路灯》90回:“这王二人与程、苏二人,虽说一城居住,是街上碰见只有一拱,不交一言的相与,今日薰莸同器,本来万难刻停……就要告辞而去。”△贬义。多用于不分好坏方面。→薰莸无辨 混淆是非 ↔薰莸不杂 薰莸有制 泾渭分明。

词语分解:

  • 薰莸的解释 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杜预 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岂所谓赏善罚恶,殷勤隐恤者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云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载。”
  • 同器的解释 1.同一器皿;同一容器。礼记·曲礼上:“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孔子家语·致思:“薰蕕不同器而藏。”2.比喻共处;放在一起。晋书·皇甫谧传:“君子小人,礼不同器。”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然黎明书局所印,却又多非译文可比之书,彼此同器,真太不伦不类。”

历史典故推荐:生花妙语

源见“梦笔生花”。指动听的语言文章。花城1981年5期:“东方国家的理论家们再编出无论多少生花妙语,说到底也是这两个问题。” 偏正 形容美妙动听的语言文章。〔例〕无论多少~,也掩盖不了铁的事实。△褒义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薰莸同器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薰莸同器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