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食不兼味_食不兼味解释_食不兼味来历出处_食不兼味历史典故

食不兼味

历史典故

食不兼味怎么写好看:

食不兼味历史词典解释

吃饭没有两种菜肴。形容饮食俭朴。《韩诗外传》卷八:“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梁书.江革传》:“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亦作“食不二味”。《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汉.笃《论都赋》:“太宗承流,之以文,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亦作“食不重味”。《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一》:“博初起为亭长,为人廉洁,不好酒色,食不重味,案上不过三杯。”亦作“食不累味”。晋.苻洪《谏杀朱轨》:“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用。”


见“食不二味”。汉·韩婴《韩诗外传》卷8:“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

词语分解:

  • 食的解释 食 shí 吃:食肉
  • 兼味的解释 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小市无兼味,邻家酒亦慳。”

历史典故推荐:零零星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元来于大郊见杨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数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心中动了火,思想要谋他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食不兼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食不兼味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