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埋羹太守_埋羹太守解释_埋羹太守来历出处_埋羹太守历史典故

埋羹太守

历史典故

埋羹太守历史词典解释

    王琎(jīn津),字器之。明日照(今属山东)人。博通史,对《春秋》一书有精深的研究。初为教授,洪武末年因为贤能得到推荐,被任命为宁波知府。他每天夜里一到四更鼓响时就持烛读书,有时还到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录取、县学者)那里督诵诗书。他为官清廉,自奉俭约。一天在吃饭时看见有一道鱼羹,他就对妻子说:“你不记得我们曾经吃草根的时候了吗?”然就让妻子把鱼羹撤下去并埋掉。于是,他就有了“埋羹太守”的称号。后以此喻清廉的官吏

典】:

    《明史》卷143《王琎传》4061页:“王琎,字器之,日照人。……自奉俭约,一日馔(zhuàn撰)用鱼羹,琎谓其妻曰:‘若不忆吾啖(dàn淡)草根时耶?’命撤而埋之,人号‘埋羹太守’。”

【例句】:

    清·李晖吉《龙文鞭影二集》卷下:“孔觊辞米,王琎埋羹。”

词语分解:

  • 埋的解释 埋 á 葬:埋葬。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埋。埋地雷。 隐藏:埋没(?)。埋伏。埋头。隐姓埋名。 埋 á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怨”读轻声)。 笔画数:
  • 太守的解释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太守与客来饮。太守宴也。详细解释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历史典故推荐: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其:同“岂”。 要给人加上罪名,难道找不出理由吗?语出《左传.僖公十年》:“(晋侯)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埋羹太守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埋羹太守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