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晰出守汝州原文 诗词名句

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晰出守汝州即席次其二

作者:刘挚 朝代:宋代

原文

云木疏寒天未霜,一尘清不点衣裳。

白鲈南国归怀壮,黄鹄西风去路长。

揽辔便看红旆转,衔杯聊共紫萸香。

相思肯惜琼瑶寄,时有楼边雁北翔。

诗词问答

问:《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晰出守汝州即席次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

云木

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陈子昂 《春台引》:“何云木之英丽,而池馆之崇幽。”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二:“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清 魏源 《昆山别龚定庵自珍》诗:“鸣榔一回首,云木冒平 楚 。”

寒天

(1).冷天;冬天。 唐 白居易 《华城西北岁暮独游怅然成咏》:“况是寒天客,楼空无主人。”《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有甚紧事,恁般寒天冷月,随个家人行走?还要往那里去?” 王厚选 《古城青史》第二十回:“初春的雨夜,并不亚于数九寒天。”

(2).清冷的天空。 唐 沉佺期 《陇头水》诗:“ 陇 山飞落叶, 陇 雁度寒天。” 唐 贾岛 《哭孟郊》诗:“故人相弔后,斜日下寒天。”

一尘

(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南国

祖国的南部

归怀

向往归附。《后汉书·刘恺传》:“﹝ 愷 ﹞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归怀。” 晋 刘琨 《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黄鹄

(1).鸟名。《商君书·画策》:“黄鵠之飞,一举千里。”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鵠,锦缆牙檣起白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一个将青蛾来燎火,且过眼前;一个见黄鵠而关弓,不知背后。”

(2).比喻高才贤士。《文选·屈原<卜居>》:“寧与黄鵠比翼乎?将与鸡鶩争食乎?” 刘良 注:“黄鵠,喻逸士也。”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黄鵠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沆 曰:“黄鵠谓 元稹 、 李绅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失藪哀鸿叫,摶空黄鵠劳。”

(3).指 汉高祖 刘邦 所作《鸿鹄歌》。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汉高帝 ﹞虽飢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辞致之,以为羽翼,便敬德矫情,惜其大者,发《黄鵠》之悲歌,杜婉妾之覦覬,其珍贤贵隐,如此之至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愿歌《黄鵠》三千岁,移得金茎五百年。”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加以《大风》、《黄鵠》、《落叶哀蝉》,或步燕歌,或循骚旨,无詔伶人,自成絶调。”

(4). 汉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所作之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鵠兮归故乡。’”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太和公主 居处不同,情义久絶,懐土多畏,亟闻《黄鵠》之歌,失位自伤,寧免緑衣之叹,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唐 杜甫 《留花门》诗:“公主歌《黄鵠》,君王指白日。”后以“黄鵠”指离乡的游子。 明 高启 《甪里村》诗:“紫芝日已老,黄鵠何时还?”

(5).据 汉 刘向 《列女传》载: 鲁 陶婴 少寡, 鲁 人闻其义,将求焉。 婴 闻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鵠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指妇女的守节不嫁和空闺寂寞。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互醋》:“我流落边关,若不回时只恐你终啣黄鵠哀。泪空垂,冷落鸳幃日易西。” 清 陈维崧 《麦秀两岐·为周贞女题词》词:“既许驱金犊,便合歌《黄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早岁吟《黄鵠》,颠连四十春,怀贞心比铁,完节鬢如银。”

(6).山名。参见“ 黄鵠山 ”。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去路

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去路

揽辔

亦作“擥轡”。1.挽住马韁。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絶无蹊,揽轡止踟蹰。” 唐 张文琮 《蜀道难》诗:“揽轡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诗:“揽轡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轡”。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3).见“ 揽轡澄清 ”。

红旆

红旗。 唐 高适 《部落曲》:“琱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唐 刘禹锡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 前蜀 韦庄 《题裴端公郊居》诗:“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

衔杯

亦作“ 衔盃 ”。亦作“ 衔桮 ”。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晋 刘伶 《酒德颂》:“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唐 李白 《广陵赠别》诗:“繫马垂杨下,衔盃大道间。” 唐 司空图 《重阳阻雨》诗:“重阳阻雨独衔桮,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郁达夫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

见“ 衔杯 ”。

亦作“ 啣盃 ”。衔杯。谓饮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啣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

见“ 啣杯 ”。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琼瑶

(1) 美玉

身居锦秀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西游记》

(2) 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诗文、书信等

琼瑶满匣

(3) 比喻似玉的雪

只见朔风凛凛,冷气嗖嗖,却已琼瑶密布,飘下一天雪来。——《镜花缘》

雁北

指 山西省 北部 雁门关 以北内外 长城 之间的地区。 杨朔 《铁骑兵》三:“城里的 日本 兵大半调到 雁北 进行‘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 * 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 包头 ,‘扫荡’便停止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佚名,朝代:元代
    不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 作者:黄升,朝代:宋代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行乐处。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风光有主。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年来老子安否。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烦说与。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刘郎老去。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百岁奴事三岁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岁举何须习,由来为重农。

    圣人家法示,吉亥祭期逢。

    虽弄田惟敬,不衡亩自从。

    所希膏泽溥,寰宇兆崇墉。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久欲寻高隐,今朝信马行。闲看花上蝶,静听柳间莺。披豁尘襟尽,从容乐事并。醉来犹有恨,未许见倾城。
  • 作者:高翥,朝代:宋代
    拂晓官来簿录时,未曾吹彻玉参差。旁人不忍听鹦鹉,犹向金笼唤太师。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昨日花前酒太过,今朝怕见近流霞。不应辜负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饮茶。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一千篇里选,三百首菁英。玉尺新量出,金刀旧剪成。锦江增古翠,仙掌减元精。自此为风格,留传诸后生。
  • 作者:吴龙翰,朝代:宋代
    盈盈楼上仙家姝,绿波濯濯明芙蕖。感君恩情玉连锁,罗襦击君双明珠。青琐玲珑春夜永,为君閒调相思引。琼树朝新璧月满,琴声未断肠先断。剪剪轻寒袭春笋,金猊喷香薰袖暖。
  • 作者:廖厚初,朝代:清代

    象德服先畴,听传来一曲升平,击壤依然忘帝力;

    敦仁安此土,待写出四民乐利,陈风宛欲谱豳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