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石衙亭小憩·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石衙亭小憩·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石衙亭小憩·其二原文

适百里者半九十,中止半山亦岂宜。

雨后轻风襟袖爽,凤凰西路偶牵思。

诗词问答

问:石衙亭小憩·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石衙亭小憩·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石衙亭小憩·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三

2. 古人尝言适百里者半九十盖虑远不能到予自御极初即有纪年周甲之愿逮未至归政数年前常以符望为难今幸康强天祖垂佑授玺子皇帝克符初愿又复身体日亲训政则古人所难予竟得之兹于山行有会心云

参考注释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中止

半途停止

中止正常的电视节目加进一段新的重要报道

半山

山腰

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轻风

(1)

(2) 气象学上指2级风:人的脸感觉有风,树叶有些微响,旗帜开始飘动

(3) 泛指轻微的风;小风

轻风拂面

襟袖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怀。 南朝 宋 谢惠连 《白羽扇赞》:“挥之襟袖,以御炎热。” 唐 杜牧 《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宋 辛弃疾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词:“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

(2).犹领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微职荐臻幕府开,京畿最久更长材。

    事无巨细无弗悉,民有艰难有赖培。

    莫诩驾轻斯易耳,可知责重益蘉哉。

    道涂供帐宁须亟,夏谚犹惭为度来。

  • 作者:梁启超,朝代:清代
    珍重千金不字身,完全自主到钗裙。他年世界女权史,应识 * 大有人。
  • 作者:姚合,朝代:唐代
    正月一日后,寻春更不眠。自知还近僻,众说过于颠。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风前。官卑长少事,县僻又无城。未晓冲寒起,迎春忍病行。树枝风掉软,菜甲土浮轻。好个林间鹊,今朝足喜声。诗酒相牵引,朝朝思不穷。苔痕雪水里,春色竹烟中。迎雨缘池草,摧花倚树风。书非名利事,爱此少人同。尘中主印吏,谁遣有高情。趁暖檐前坐,寻芳树底行。土融凝墅色,冰败满池声。渐觉春相泥,朝来睡不轻。疏顽无异事,随例但添年。旧历藏深箧,新衣薄絮绵。暖风浑酒色,晴日畅琴弦。同伴无辞困,游春贵在先。看春长不足,岂更觉身劳。寺里花枝净,山中水色高。嫩云轻似絮,新草细如毛。并起诗人思,还应费笔毫。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
  • 作者:王冕,朝代:元代
    野水滔天去,阴云着地生。沽来新店酒,不洗异乡情。白发萧萧谢,黄花粲粲明。山川虽跋涉,道路却升平。
  • 作者:郑獬,朝代:宋代
    武皇未识长卿才,多向吴王故国来。谁见江南佳赏处,月中词客雪中梅。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烟竹雾溪桥夜。斜倚小峰峦。依依同岁寒。生绡明粉墨。浅笑犹倾国。恰似野桥看。飘零只等闲。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君来何所闻,君去何所见。自古慕虚名,往往轻既面。窃常恃赋禀,平直如劲箭。是以五十年,长甘守贫贱。相逢嗟未几,遽远剧飞电。今虽行已晚,多谢勤相唁。
  • 作者:陈普,朝代:宋代
    文杏沙棠代代殃,露台不作作阿房。古来尧禹卑宫室,不为丹朱与太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