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李廷芳应察公辟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廷芳应察公辟

作者:张昌 朝代:元代

送李廷芳应察公辟原文

太行山下阵云高,破贼先登气自豪。

全晋无人居险要,西秦有客度洪涛。

关河形势归吟槁,天地经纶入战韬。

知己柱臣今郭李,功名咫尺冠诸曹。

诗词问答

问:送李廷芳应察公辟的作者是谁?答:张昌
问:送李廷芳应察公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送李廷芳应察公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三

参考注释

太行山

在 山西高原 与 河北平原 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北起 拒马河 谷,南至 晋 豫 边境 黄河 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陘”之称。 陈毅 《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 太行山 上辞残雪, 延安 城头望柳青。”

阵云

(1).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史记·天官书》:“阵云如立垣。”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叶叶 《梦吴江行》:“千骑万骑夹危堞, 吴江 城外阵云叠。”

(2).比喻拥挤的人群。 茅盾 《子夜》十一:“忽然一个四十多岁圆脸儿的男子从前面那投机者的阵云中挤出来,跌跌撞撞挤进了这‘后方病院’区域。”

先登

(1).先于众人而登。《左传·隐公十一年》:“ 潁考叔 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汉书·郦商传》:“从攻 长社 ,先登,赐爵封 信成君 。”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在此诸军,实增募勇,既壮尚书之节,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继光传》:“ 继光 先登,左右军继之。”

(2).指先锋。《后汉书·段熲传》:“追讨南度 河 ,使军吏 田晏 、 夏育 募先登。”《三国志·吴志·丁奉传》:“ 秦 为先登,屯於 黎浆 ,力战有功,拜左将军。”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3).比喻出众的人才。 唐 柳宗元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相与称其文……咸推让为先登。”亦比喻优良的物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豌豆》:“豌豆种出西 胡 ,今北土甚多……百穀之中,最为先登。”

自豪

自己感到光荣,值得骄傲

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险要

地势险峻而正当要冲

西秦

(1).指 秦国 。以其地处西方,故称。《文选·张衡<西京赋>》:“是时也,并为彊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 西秦 岂不诡哉!” 吕延济 注:“言六国皆为 秦 并而居之,岂不异哉!”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七:“故 田光 伏剑於 北燕 , 公叔 毕命於 西秦 。”

(2).指 关中 陕西 一带 秦 之旧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脱跡违难,披榛来洎,改策 西秦 ,报辱北 冀 。”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长戈指北闕,鼙鼓来 西秦 。”

(3). 晋 时十六国之一。 淝水 之战后, 陕西 鲜卑族 乞伏国仁 据 枹罕 称大单于;弟 乾归 据 金城 ,称 秦王 ,史称“西秦”。在今 甘肃 西南部。431年为 夏 所灭。

(4).琴曲名。《文选·嵇康<琴赋>》:“进《南荆》,发《西秦》,绍《陵阳》,度《巴人》。” 吕向 注:“《南荆》、《西秦》、《陵阳》、《巴人》,并曲名。”

洪涛

* 浪

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形势

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情形或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形的相对的或综合的境况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柱臣

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后汉书·刘陶传》:“﹝ 李膺 ﹞及掌戎马,威扬朔北。斯实中兴之良佐,国家之柱臣也。”《宋书·沉攸之传》:“ 废帝 昏悖,猜畏柱臣。”《隋书·长孙览传》:“柱臣素望,实属於公。”

郭李

(1). 后汉 郭太 、 李膺 的并称。 明 魏禧 《咏史诗和李咸斋》之一:“ 曹瞒 营四方, 郭 李 非所匹。”

(2). 唐 郭子仪 、 李光弼 的并称。 明 张煌言 《寄纪侍御衷文》诗之一:“ 赤松 游在安 刘 后, 郭 李 功名史并传。”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诸曹

犹言各部。亦借指各部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汉仪注》诸吏、给事中日上朝謁,平尚书奏事,分为左右曹。”《后汉书·马援传》:“诸曹时白外事。”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陈昱被冥吏误追》:“又使诸曹检己籍,曹示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一切具足一切地,凡夫不了争名利。名利阿曾得到头,空能夜壑劳关闭。
  • 作者:仇远,朝代:宋代
    蟠桃结实许谁偷,笑作承华殿里游。紫辇不留青鸟去,小儿空识茂陵秋。
  • 作者:李之世,朝代:明代

    兹山信奇秀,嵂屼中天峙。

    丹梯郁盘纡,岩峦回清閟。

    赤日吐大江,朝霞共明媚。

    半空出楼阁,隐隐宿雪际。

    六月凉飔生,泠然透衣袂。

    攀萝鸟道长,漱石泉声细。

    中岭出层霄,度者如磨蚁。

    一径转幽深,千流汇清泚。

    临流撷涧蒲,荷锸斲石髓。

    须臾日就颓,明灭林光霁。

    策杖还故山,偶与高僧值。

    茗分石窦泉,饭索香厨米。

    因耽一日閒,恍焉忘人世。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 作者:吴龙翰,朝代:宋代
    修竹阴阴古道场,谁怜兵火地荒凉。晚山俱似佛头绿,秋草不如僧发长。白酒莫辞今日辞,黄花仍作去年香。禅翁留客殷勤甚,相对藤床话夕阳。
  • 作者:无名老人,朝代:宋代

    古木开花春寂寂,寒潭浸月夜澄澄。

  • 作者:石介,朝代:宋代
    泰山山前有琼圃,其中不树蕨与薇。千头绿竹瑶实甘,百亩玉芝丹粒肥。麒麟于于凤凰饱,鼓烈奋臆扬清辉。徂徕山下少耕锄,蒿藜满圃无芳菲。驺虞不住鸾鸟去,日暮啁啾燕雀飞。嗟哉刘生失所投,不住泰山徂徕依。经年彩掇不得饱,正是新春癯瘠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雨雪关农务,众知我念勤。

    凡当逢泽霈,无不达宸闻。

    巡界齐河报,视漕峄县欣。

    详查俟抚奏,额手庆春耘。

  • 作者:姜特立,朝代:宋代
    自从孤竹夷齐死,清节何人萃一门。惟有此君无俗韵,至今风味属诸孙。
  • 作者:周密,朝代:宋代
    标签:豪放写景怀念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