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原文 诗词名句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

作者:文同 朝代:宋代

原文

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
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贴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
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
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
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

诗词问答

问:《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同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文同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书法作品欣赏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外补

(1).旧时称京官外调。《后汉书·孝安帝纪》:“公府通调,令得外补。”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加直昭文馆,以父老,求外补。”《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虽居清要,而心念 云华 ,未尝蹔舍,因求外补。”

(2).指地方官。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伏蒙皇帝陛下,惟天为量,无大不容,与日垂光,何微弗照,止削内朝之职,仍分外补之符。”

钱塘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所居

住宅;住处。《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 至正 甲申岁, 潮州 士人 余善文 ,於所居白昼闲坐,忽有力士二人,黄巾绣袄,自外而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康熙 中, 献县 胡维华 以烧香聚众谋不轨。所居由 大城 、 文安 一路行,去京师三百餘里。”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元本

(1).根本;首要。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下帷覃思,殫毫骋藻,幽赞太极,阐释元本。”《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宋书·孝武帝纪》:“尚书,百官之元本,庶绩之枢。” 明 何景明 《告咎文》:“又使北斗以振纪兮,命辅星以佐之。定二仪之元本兮,操七政之枢机。”

(2). 元 代刻印的书籍。 叶德辉 《书林清话·元刻书之胜于宋本》:“ 宋 本以下, 元 本次之。然 元 本源出於 宋 ,故有 宋 刻善本已亡,而幸 元 本犹存,胜於 宋 刻者。”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鱼尾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 汉 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於室以禳之。今自 有唐 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鴟吻,状亦不类鱼尾。”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服饰·带》:“《唐旧史》:‘ 高祖 詔:腰带令向下插,垂头名曰鉈尾。’《宋志》:‘鉈尾,即今之鱼尾。’《中华古今注》合呼挞尾。”

(3).指线装书书页中缝的鱼尾形的标志。

(4).指鱼尾纹。《 * 词话》第二九回:“神仙道:‘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鱼尾多纹,终须劳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并且眼角上已起了鱼尾,额头上也有了皱纹。”

(5).比喻事情的末尾部分。《文汇报》1982.11.11:“下课铃响了,教师授课的内容还有点鱼尾,准备拖上二三分钟,可是倏地班长喊了声:‘全体起立!’”

高冈

高的山脊。《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郑玄 笺:“山脊曰冈。” 唐 韩愈 《岐山下》诗之一:“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盖西北有高冈一支,垂而东南下。”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一息

(1).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晋 陆云 《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方光焘 《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

(2).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迴归。”

(3).一口气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来看时,却是十五六岁一个小厮,生得眉清目秀,浑身绑缚,微微止有一息。”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出遗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谢他》:“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战斗到最后一息的。”

(4).一个子嗣。《晋书·良吏传·邓攸传》:“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新唐书·张嘉贞传》:“ 张嘉贞 晚一息 宝符 ,独未官。”

(5).犹一丝。 闻一多 《晴朝》诗:“再没有一息声音--和平布满了大自然。”

低昂

起伏;时高时低

这条道路低昂不平,极不适于开车

良时无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杂诗》

浮图

(1) 梵语音译,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指佛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直使

(1).当值之使者。《战国策·齐策三》:“ 郢 之 登徒 ,直使送之,不欲行。” 鲍彪 注:“直犹当。”

(2).犹即使。 宋 辛弃疾 《新居上梁文》:“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

贴地

谓贴近地面。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人眼

(1).指能看到自己的人。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私窥》:“欲要搂抱你,只为人眼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三:“到彼市买,必竟与他家管事家人交易往来,等走得路数多,人眼熟了,他每没些疑心。”

(2).谓别人眼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穿上时又不曾掖进去,就露了人眼,真是笑话。”

形相

(1).相貌;形状。《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亭亭笔直无皴节,磨捋形相一条铁。”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人丛中现出七岁的孩子的上半身,承着电灯光,面目作哭泣的形相。”

(2).端详;细看。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宋 梅尧臣 《雷逸老遗仿石鼓文》诗:“歷 秦 汉 魏 下及 唐 ,无人着眼来形相。”

起居

指日常生活作息

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饮食

(1) 饭菜

含热量低的饮食

(2) 吃喝

离上

背离君上。《荀子·彊国》:“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賁溃以离上矣。”《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中》:“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

琅琅

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旦暮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

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朝阳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迎着朝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七雄侧目虎狼都,仁暴端由取舍殊。燕太子留生马角,楚王心作牧羊奴。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水声嘈杂蛙声小,客子披衣坐侵晓。平生嗜懒每贪眠,行李催人未渠了。不胜倦叹歌方苦,更听林间杜鹃语。杜鹃我岂不知归,渊明政为饥驱去。
  • 作者:黄履,朝代:宋代

    南国星桥铁锁开,朋簪聊醉凤凰台。

    同民所乐尝闻孟,与物为春略似骀。

    龙曜乍增昆岫出,佛华重散朅陀来。

    发篇示我虽温丽,欺魄连墙肯至哉。

  • 作者:晁补之,朝代:宋代
    侏儒未用笑先生,孟博聊堪揽辔行。学有人民可尝试,诗须山水与逢迎。边夷岂识朝廷治,耕钓唯知吏政平。台阁时清多俊彦,萧生雅意未宜轻。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九年三见,昔疏未亲。一日三见,今也何频。有来者马,于霅之滨。有柳未絮,时维仲春。岂无可交,华屋朱轮。接膝握手,岂无他人。眷焉陋巷,总是累臣。孟献忘势,王翰愿邻。嗟子之意,孔厚且真。揣我所有,閴无一珍。英英令节,穆穆良辰。泛彼清涟,出其闍闉。和风吹衣,芳露滴巾。载听其嘤,载采其辛。乃馔我鲜,乃酌我醇。我酣子谑,子吟我呻。我无子阋,子无我颦。厥月三团,百笑弗嗔,积潦满道,朝炊无薪。系鞍于门,致此嘉宾。我窥子胸,万卷横陈。目电舌雷,笔圣诗神。锻以一字,衡之千钧。吉甫史克,蒙庄灵均。出其下者,诅楚过秦。等而上之,清庙生民。子逾立年,我登七旬。顾影自怜,发秃肤皴。衰颜槁悴,老语谵谆。送子此谣,肝胆轮囷。
  •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故人不可见,江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师道非韩愈,门人有孟郊。未投攻玉石,已拔塞心茅。众妙俱神悟,残文尚手抄。江西盟社里,它日续弦胶。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此山名大梅,驱车入山麓。试问山中人,山名竟谁属。禅家开道场,为说梅子熟。仙家指为岩,曾此隐梅福。或云古有梅,其大蔽山谷。至今二梅梁,灵响皆其族。他山抗惊湍,禹祠横殿屋。三者尚谁凭,禅师有遗躅。余皆不可辨,安得究图录。但爱山又山,乔林间修竹。
  • 作者:皇甫冉,朝代:唐代

    四牡驱驰千里馀,越山稠叠海林疏。
    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平原择向圆幕张,酪酥乳酒湘黄羊。

    名王捧觞起上寿,较汉公卿礼数详。

    浑拨四火,不思曲长。

    朔管如鞭吹,鸣羽发徵气内运,叩角动商响。

    外披初奏君马黄,大海之水不可量,继作善哉行。

    无贰无虞,式谷友朋。

    谁云朔漠无古乐,绝胜郑卫为新声。

    我惟中外一家用联上下情,亦不侈谈有虞氏,四裔之乐舞于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