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冒雨寻菊戏简知已原文 诗词名句

冒雨寻菊戏简知已

作者:李确 朝代:明代

冒雨寻菊戏简知已原文

冒雨相寻忆骆丞,兹游不独古人能。

芝兰只许来三径,裘马遥知谢五陵。

紫蟹肥时君莫惜,青山晴日我还登。

谁将老圃图秋色,添个看花白发僧。

诗词问答

问:冒雨寻菊戏简知已的作者是谁?答:李确
问:冒雨寻菊戏简知已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冒雨寻菊戏简知已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确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确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

冒雨

顶着雨

这个城市的居民冒雨欢迎我们

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

(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骆丞

唐 骆宾王 曾任 临海 丞,故称。 郁达夫 《过义乌》诗:“ 骆丞 草檄气堂堂,杀敌 宗爷 更激昂。”

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芝兰

芝草和兰草皆香草名。古时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

芝兰之室

许来

宋 元 口语。犹如许;这般。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芍药晚花终是小,戎葵新莟许来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许来 大江 面,俺接应的人,可怎生接应?”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可怜见俺许来大家私,被一场天火烧的光光荡荡。”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裘马

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语出《论语·雍也》:“ 赤 之适 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 朱熹 集注:“言其富也。”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儐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宋 陆游 《风入松》词:“十年裘马 锦江 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鶯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视彼都人士,裘马丽都,林斋幽靘,珊珊玉珮,冉冉衣香。”

知谢

道谢。《 * 词话》第十四回:“你来家该摆席酒儿,请过人来知谢人一知谢儿。”《 * 词话》第六九回:“拿了五十两礼帖儿,我不受他的,他到明日还要请我家中知谢我去。”

五陵

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时君

(1).当时或当代的君主。 汉 张衡 《四愁诗》序:“﹝ 屈原 ﹞思以道术相报貽於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渊源正大之理,不於事物而达之,则 孔 孟 之学真迂阔矣,非时君不用之罪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苏 氏此説虽主为时君用人而言,非正为此书而发。”

(2).龟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称时君者,龟也。”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晴日

晴天。 唐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 * 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明 高启 《雨中晓卧》诗之一:“閒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 毛 * 《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嬈。”

老圃

(1).有经验的菜农。《论语·子路》:“ 樊迟 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何晏 集解:“树菜蔬曰圃。” 唐 杜甫 《种莴苣》诗:“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邓子恢 《论农业合作社内部矛盾与民主办社》:“要虚心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老圃学习,和当地农民商量。”

(2).指有经验的花农。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 张峋 撰《谱》三卷,凡一百一十九品,皆叙其颜色容状及所以得名之因,又访於老圃得种接养护之法,各载於图后。”

(3).古旧的园圃。 宋 韩琦 《九月水阁》诗:“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庆老圃黄花娱晚。”

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看花

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强至,朝代:宋代
    吴僧甚商贾,嗜利角毫芒。或以翳自业,利心剧虎狼。今时愚鄙人,平居吝私囊。寒饿来求仁,一毫不肯将。不幸病且亟,呼医计仓忙。惟医所欲求,万金弗较量。吴僧业医者,十室九厚藏。张口待人哺,喋喋厌酒粱。求其不尔徒,萧丛拣兰芳。圆师何许人,出家本衢梁。自圆之先师,三世为医王。圆尤得术精,一丸起膏肓。虽挂吴僧籍,亦吴其衣章。仁义薰厥心,愈彼不愿偿。人以财啗圆,恶如唾沾裳。晨斋未有馀,一饼蔬充肠。行橐无长物,秋风药裹香。昨因赴人急,挈然来浦阳。始见已可爱,气温语端详。再见结所好,佛外喜缣缃。住久见益数,乃知数事长。作诗聊纪师,岂曰为行光。
  • 作者:刘志渊,朝代:元代
    天赋多能,纵横业擅,策量天地高低。数明日月,加减辨盈亏。山岳明分广阔,料江海、深浅皆知。方隅内,支分人物,一一见毫*。廓开方寸径,求一真趣,九九为规。定身田精变,上下推移。共积三千数足,商除到、八百功齐。一乘妙,□□拈下,实际总无遗。
  • 作者:朱槔,朝代:宋代
    春风一梦收桃李,双燕不知愁绝时。卧向蓬窗饱听雨,无人识此是新诗。
  • 作者:何吾驺,朝代:明代

    小窗尊酒未成欢,一读新篇欲别难。

    王宰当年廑抱璞,祇今知己满长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从古田盘传以松,轩前移植取清供。

    虽然耳食多潇韵,得莫于斯类自封。

  • 作者:方蒙仲,朝代:宋代
    梅叹知音少旷夔,政须我辈与伸眉。逋仙诗胜多多许,咀嚼无令一字遗。
  • 作者:李云龙,朝代:明代

    皇明荷天眷,神圣代相属。

    皇祖弃万国,先帝秉乾轴。

    励精事远图,万里寄遐瞩。

    文命聿维新,九州方拭目。

    嗟哉鼎湖龙,一旦飞相逐。

    于赫吾君子,割哀缵旧服。

    挺彼天授资,惠此苍生福。

    楚楚玉堂彦,乘时策高足。

    驱马去故园,驾言返天禄。

    国事如奕棋,纷纷无定局。

    嘉君叔度流,清浊不随俗。

    大道骋骅骝,天池奋鸿鹄。

    沐此高厚恩,谅不忧局蹙。

    善彼梦卜身,勉旃调玉烛。

  • 作者:刘筠,朝代:宋代
    右墄独登温树密,前旌双抗岭云高。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惟时素秋,肇举元祀。礼备乐作,降登有数。洋洋在上,神既来止。神之格思,锡我繁祉。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痾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