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岘山碑原文 诗词名句

岘山碑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岘山碑原文

陵谷高深旋转为,元凯好誉真情痴。

磨石历历纪勋绩,碑虽有二同其辞。

一立岘山巍巍之峰巅,一沉万山窈窈之深溪。

当时所重不在岘首褒功之片玉,将谓沧桑变后潭底发露征南事业仍与之俱齐。

孰知世界仍此潜碑未审何时见,丰碣早毁岘山虽在无从复考黄绢之色丝。

呜呼元凯好誉真情痴,何如同时叔子惟一堕泪碑。

诗词问答

问:岘山碑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岘山碑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二

参考注释

陵谷

(1).《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 传:“言易位也。” 郑玄 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后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魏书·拓跋渊传》:“臣以疏滞,远离京輦,被其构阻,无所不为。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来,翻成陵谷。”

(2).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变。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是以勒此丰碑,惧从陵谷,植之松柏,不忍凋枯。” 唐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诗:“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 昆明 是劫灰。”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数百年来几陵谷,此犹坚完缝不裂。” 郭沫若 《西江月》词:“能教沧海变桑田,陵谷一朝转换。”

(3).丘陵和山谷。 唐 韩愈 《杂说》之一:“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 宋 苏轼 《飓风赋》:“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於一卷,落崩崖於再触。”

(4).指陵墓。 清 顾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诗:“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松楸八百树,夜夜宿鸟还相呼。”

高深

水平,程度等不一般,超出平常(多指学问、技术的造诣)

他有高深的学问

旋转

绕一个轴转动

车轮在旋转

元凯

亦作“ 元愷 ”。1.“八元八凯”的省称。传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称为八恺。此十六人之后裔,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舜 举之于 尧 ,皆以政教称美。见《左传·文公十八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济济伟彦,元凯之伦也。” 南朝 宋 刘孝标 《辩命论》:“ 重华 立而元凯升, 辛受 生而 飞廉 进。” 宋 王安石 《推命对》:“ 尧 舜 之世,元凯用而四凶殛,是天人之道合也。”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

(2).泛指贤臣、才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同否则元凯与斗筲无殊,并任则騄騏与駑駘不异。”《魏书·高谦之传》:“陛下一日万机,事难周览,元凯结舌,莫肯明言。”

情痴

迷恋于爱情的人

磨石

砂岩或天然磨石,用作磨亮、磨光或磨快之用

历纪

(1).历数纲纪。《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如儒林刑辟,歷纪图典之用,稍增焉。” 李善 注:“歷纪,歷数纲纪也。”

(2).经历的世代。《文选·史岑<出师颂>》:“歷纪十二,天命中易。” 李善 注:“《汉书》曰, 汉 起元 高祖 ,终于 孝平 王莽 之诛,十有二世也。”

(3).经历一纪。极言历时之久。古历法以十九年为章,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传》:“天运歷纪,千岁一至。”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而吾子乃欲延蟪蛄之命,令有歷纪之寿。”

勋绩

(1) 功勋;功绩

(2) 杰出的贡献

岘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 。东临 汉水 ,为 襄阳 南面要塞。 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 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 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羊叔子 镇 襄阳 ,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 峴山 因是以传。”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 ,后避 唐中宗 ( 李显 )讳,改名 岘山 。 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 吴兴 胜 襄阳 ,万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东阳县 南。原名 三丘山 。 晋 义熙 间 殷仲文 守 东阳 ,常登此山。后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岘山 。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峰巅

顶峰。

窈窈

深冥貌;幽暗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眴兮窈窈,孔静幽默。”《楚辞·九章·怀沙》作“杳杳”。 王逸 注:“杳杳,深冥貌也。”《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浮云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刘良 注:“窈窈,暗也。” 唐 韩愈 《琴操·拘幽操》:“目窈窈兮,其凝其盲。” 宋 王安石 《垂虹亭》诗:“暮天窈窈山衔日,爽气駸駸客御风。”

深溪

深谷。《墨子·明鬼下》:“虽有深谿博林、幽涧毋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汉 王褒 《碧鸡颂》:“深谿回谷,非土之乡。”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岘首

山名。即 湖北 襄阳县 南的 岘山 。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 峴首 晨风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钱谦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 峴山 ”、“ 峴山碑 ”。

片玉

比喻群贤之一。《晋书·郤詵传》:“﹝ 武帝 ﹞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书》:“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戴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

沧桑

“沧海桑田”的缩语

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底发

尽量发出。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西南有门曰 虎豹 ,左画虎搏立,万力千气底发。”

征南

(1).指 晋 征南大将军 羊祜 。 南朝 陈 徐陵 《欧阳頠德政碑》:“ 范卿 宝鼎,復述台司之功; 羊叟 高碑,更纪 征南 之德。”参阅《晋书·羊祜传》。

(2).指 晋 杜预 。 预 卒赠征南大将军。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征南 多兴绪,事业闇相亲。” 仇兆鳌 注:“ 杜征南 係公始祖,故用以赠 严 。”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敏而好学,被服儒素,以其先 征南 为师法。” 章炳麟 《再与刘光汉书》:“ 征南 取以解经,於情转愜。”参阅《晋书·杜预传》。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总和

世界观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会状况

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6) 领域;活动范围

内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 朱家坏。——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8) 大家,众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词话》

时见

(1).指诸侯不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时见者,言无常期。”

(2).常见。 唐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 唐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诗:“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丰碣

纪功颂德的石碑。 唐 张说 《唐故处士河南元公碣铭》:“表建丰碣,追扬茷尘。” 宋 苏辙 《滕王阁》诗:“骄王应笑 滕 ,狂客亦怜 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卖丰碣。” 清 朱彝尊 《表忠观》诗:“罢听缓歌归夜月,独存丰碣对閒扉。”

无从

指做某件事没有办法或找不到头绪

问题复杂,无从入手

黄绢

(1).黄色之绢。 唐 许浑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诗:“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絳纱。” 南唐 陈陶 《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鷺输黄绢,场坛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 粤 西 西溪峒 村媪。”

(2).见“ 黄绢幼妇 ”。

(3).谓隐语。 唐 冯翊子 《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独 班 支使曰﹞得非‘ 大明寺 水天下无比’八字乎?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

(4).佛教之经卷。 唐 寒山 《诗》之一二一:“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绢,一本作“ 卷 ”。

色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脩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 谓 脩 曰:‘解不?’…… 脩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因以“色丝”指绝妙好辞,犹言妙文。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斋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宋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 明 高启 《感怀次蔡参军韵》:“年来只念 江 东去,下马碑阴看色丝。”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真情

(1) 真实的情况

不了解真情

(2) 真诚的情感

吐露真情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同时

(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叔子

亦称“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惟一

只有一个;仅仅一个

这是我惟一的选择

堕泪碑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 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 唐 李白 《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宋 范仲淹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章甫,朝代:宋代
    知己不易得,相知贵知心。我行遍四方,公独知我深。公如千丈松,凛凛有直气。我如松下草,亦有傲霜意。公分刺史符,朅来淮上州。而我倦游者,振衣从公游。花月醉管弦,江山随杖履。激水湔穷愁,逢人赏佳句。政成公入觐,酒尽客语离。叠鼓催发船,不顾邦人悲。邦人勿深悲,宣室定前席。公必念尔民,还陈治安策。吾君自神圣,事君公不欺。祝公但加餐,慰此邦人思。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草木归根稳,昆虫入蛰深。若为吾自觉,犹与世相寻。江月幽人态,松风大雅音。红尘任相衮,终不点初心。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处否时。信道而行安有悔,乐天之外更何疑。受疑始见周公旦,经阨方明孔仲尼。大圣大神犹不免,尧夫非是爱吟诗。
  • 作者:李九龄,朝代:唐代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病来旅馆谁相问,牢落闲庭一树蝉。
  • 作者:雍陶,朝代:唐代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 作者:徐昭文,朝代:元代

    柔风扇和,百卉具芳。

    携我良俦,憩于崇冈。

    怡情咏歌,激水泛觞。

    俯仰宇内,聊以徜徉。

  • 作者:陈杰,朝代:宋代
    长忆西风翠袖单,暮檐修玉倚初寒。一回得嫁平生足,更用花枝插白着。
  • 作者:晁说之,朝代:宋代
    布种无多寡,收获几丰凶。老农知岁异,远贾务日同。孰是勉无德,莫非矜有功。君何谢事早,两世有四公。
  • 作者:郑丙,朝代:宋代
    长安回首远如天,解榻只园百病痊。身世本来如寄尔,佛僧同住更悠然。筼筜千个不受暑,岩桂一枝或自妍。长与高人伴幽独,粥鱼斋鼓度流年。
  •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代
    南面修文德,东吴纳土疆。苍生思抚育,丹诏择循良。乌府官新转,龙头桂旧香。渡江骢马瘦,重地绣衣长。纶阁材知屈,苏台俗必康。恩流一车雨,威凛柏台霜。休假寻山寺,行春泊野塘。白公是前政,鲁望有维桑。求瘼心虽切,颐神道岂妨。煎茶虎丘井,捣药木兰堂。笋蕨供家馔,园林着道装。击筇教鹤舞,牧橘待僧尝。迎使朝衣稳,娱宾绮席张。犬声销巷陌,莺舌动笙簧。冷句题秋叶,孤琴贮夜囊。歌楼寒月白,饮舫晚波凉。官业除苛法,家风袭雅章。豸冠危肃物,象简醉横床。熊轼淹宁久,鳌头誉转芳。南园休命侣,北阙即徵黄。清贵容谁见,遭逢合自强。字人叨属邑,畏德每循墙。名品知悬隔,孤危俟荐扬。折腰休太息,青眼异寻常。岱岳容拳石,沧溟纳滥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