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金山五叠旧作韵·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金山五叠旧作韵·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金山五叠旧作韵·其二原文

万千劫里天接水,一大圆中水上天。

于此自然能远俗,到斯谁不曰登仙。

抹涂已具十二首,来往忽经世四年。

阁笔合哉兴犹勃,还当坡韵重赓连。

诗词问答

问:金山五叠旧作韵·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金山五叠旧作韵·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金山五叠旧作韵·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

2. 昨岁为云上于天解谓云即水也音义家读上为上声因有云气上升于天之语是云仍在天之下矣盖上字应作去声读为上下之上天为圆体元气运之以行日夜一周而不息知地之在水上则可知天之在水下天无不包此至平至易之理不必求诸神奇也兹因驻跸金山益恍然于水天相接之义

参考注释

千劫

(1).佛教语。指旷远的时间与无数的生灭成坏。劫,梵语kalpa的音译。 唐太宗 《圣教序》:“无灭无生歷千劫。”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如以蜜説甜,众生未諭故,復以甜説蜜,甜蜜更相説,千劫无穷尽。” 明 袁宗道 《杂说》:“此一点尘垢,便是千劫繫驴之橛,永不能出离矣。”

(2).现多指无数灾难。如:他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千劫万难。

大圆

(1).亦作“ 大圜 ”、“ 大员 ”。谓天。《管子·心术下》:“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镜大清者,视乎大明。”《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 高诱 注:“圜,天也;矩,方,地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能戴大员者履大方。” 高诱 注:“言能戴天履地之道。” 唐 陈子昂 《堂弟子文墓志铭》:“大圆苍苍,大方茫茫。贤圣同此,尔之何伤。” 鲁迅 《哀范君》诗之三:“大圜犹茗艼,微醉合沉沦。”

(2).数学名词。球体被通过球心的平面所截得的圆。

(3).指银元。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我宜自铸银钱……但患经费不敷,未能扩充以铸大圆耳。”

中水

(1).水中。《国语·吴语》:“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 韦昭 注:“中水,水中央也。”

(2).指中官。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曍氏 以龙纪”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 共工 以水名官……中官为中水。”

符合水平面标准。《周礼·考工记·舆人》:“立者中县,衡者中水。” 贾公彦 疏:“衡,横也。横者中於水,无高下也。”

上天

(1) 进入天空,进入太空

飞机早已上天多时

(2) 婉辞,指人死亡

(3) 古时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

上天有眼

(4) 天空;天上

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远俗

避世;远离世俗。 唐 李白 《送长沙陈太守》诗之二:“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 宋 刘挚 《谢青州到任表》:“简礼去烦,稍究前修之治;推仁宣泽,庶求远俗之安。”

登仙

见“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 黄帝 时建华盖以登僊, 莽 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可文 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

(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陆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景倩 自 扬州 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 若水 饯於郊,顾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3).称人死亡的婉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復有 怀嬴 失节,目为贞女; 刘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不数日 宣仁 登仙,上始亲政焉。”《宋史·乐志十六》:“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僊,弓堕隔苍烟。”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经世

(1) 治理国事

经世之才

(2) 阅历世事

养生以经世

阁笔

停笔;放下笔。《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善属文”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钟繇 、 王朗 等虽各为 魏 卿相,至於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遂使四方文士不敢言诗,五牓门生咸思阁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云亭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惟照,朝代:宋代

    小树子,傍山栽,华从叶里开。

    枝高攀不得,和树折将来。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 作者:王弘诲,朝代:明代

    银鱼久向碧山焚,蕉鹿沉吟未易分。

    弧矢四方曾有志,鼎钟六秩尚无闻。

    行藏谩拟从詹卜,懒拙惟应守召园。

    每忆向来河鼓夕,几回却巧谢天孙。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厌作承明直,出为漳逋游。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 作者:叶宪祖,朝代:明代

    外:待说甚留须表丈夫。又不是戴乌纱不可无。

    到省得白鬑鬑终日费妆涂。小生:只怕穿的戴的都不如意。

    外:帽僧伽盼不上宫花簇。着袈裟巴不就罗袍绿。

    一副生擦擦苦肝肠。一条瘦岩岩贱体肤。

    到头来刘蕡命薄冯唐暮。因此蚤拚却做浮屠。

  • 作者:敦煌曲子,朝代:唐代
    标签:时辰

    人定亥。普劝众生莫造罪。

    释迦犹自入涅盘。岂有凡夫得长在。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黄河

    两日云龙驻,四番来往经。

    鸿川常戢浪,巨渎信昭灵。

    楗石希安奠,瓣香讵德馨。

    舍舟遵路驿,封牍奏慈宁。

  • 作者:李约,朝代:唐代
    我有心中事,不与韦三说。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郊原别业敞何年,不道人间也胜仙。

    客自侯门骚雅重,堂垂宸翰墨华鲜。

    幽萝怪 * 洞,菰米莲房秋满船。

    最是清朝宽假沐,莫教烽火海东传。

  • 作者:卢祖皋,朝代:宋代

    湘筠展梦,还是带恨欹枕。对千顷、风荷凉艳,水竹清阴。半掩龟纱,几回小语月华侵。娉婷何处,回首画桥,朱户沈沈。
    闻道近时,题红传素,长是沾襟。想当日、冰弦弹断,总废清音。准拟归来,扇鸾钗凤巧相寻。如今无奈,七十二峰,划地云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