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奉和二十一叔父用蝉联体赋得松风雪月天花竹原文 诗词名句

奉和二十一叔父用蝉联体赋得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原韵右二十字宋太宗试进士赵昌国题也叔父取以自咏创为蝉联体属予和之予愧非所习勉强奉和观者得毋以效颦笑耶·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浴日纪尧渊,生云传禹穴。

何如孟婆风,泠然亦可悦。

飘飘散幽襟,袅袅起蘋末。

莫漫向春园,吹搅梨花雪。

诗词问答

问:《奉和二十一叔父用蝉联体赋得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原韵右二十字宋太宗试进士赵昌国题也叔父取以自咏创为蝉联体属予和之予愧非所习勉强奉和观者得毋以效颦笑耶·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六

参考注释

浴日

(1).语本《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 暘谷 ,浴于 咸池 。”后以“浴日”指太阳初从水面升起。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懽浴日照京城。” 唐 杨巨源 《寄昭应王丞》诗:“光动泉心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

(2).古有 羲和 浴日的传说。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后以喻功勋巨大。参见“ 补 * 日 ”。

禹穴

(1).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 、 淮 ,上 会稽 ,探 禹穴 。”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幸游 建德 乡,观奇经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何必探 禹穴 ,逝将归 蓬丘 。”

(2).指 会稽 宛委山 。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王琦 注:“ 贺知章 《纂山记》曰: 黄帝 号 宛委穴 为 赤帝 阳明之府,於此藏书。 大禹 始於此穴得书,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谓之 禹穴 。”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黄帝 金简书之说,见《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宋 陆游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诗:“前身已预 兰亭 会,老眼曾窥 禹穴 书。” 清 王誉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诗:“学溯 考亭 开雾障,书探 禹穴 破云封。”

(3).相传为 夏禹 决 汉水 时的住处。在今 陕西省 旬阳县 东。《大清一统志·兴安府·古迹》:“ 禹穴 在 洵阳县 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传 禹 决 汉水 时居此。”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孟婆

传说中的风神。 宋 徽宗 《月上海棠》词:“ 孟婆 且与我,做些方便。” 宋 蒋捷 《解佩令·春》词:“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裊。怎禁他 孟婆 合皁。” 清 赵翼 《湖上》诗之二:“连日狂飇捲地来, 孟婆 作意把花摧。”

泠然

(1).轻妙貌。《庄子·逍遥游》:“夫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注:“泠然,轻妙之貌。” 宋 陈师道 《和和叟第课还自都下》:“青云直上马如龙,来往泠然若御风。” 清 赵执信 《彭蠡湖》诗:“泠然乘风游,託身任毫毛。”

(2).寒凉貌;清凉貌。《太平广记》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感怀》诗之二:“天风吹面泠然过,十万烟云眼底收。”

(3).形容清越激扬的声音。《晋书·裴楷传》:“ 绰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辞清畅,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古镜﹞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泠然时一鸣,故向人飞舞。”

飘散

向四处漂动;飞散

炊烟随着晚风袅袅飘散

幽襟

犹幽怀。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画》诗:“绘事功殊絶,幽襟兴激昂。” 金 王若虚 《题赵内翰城南访道图》诗:“竹木萧森荫緑苔,幽襟自爱北轩开。” 清 邢昉 《九江城南楼晚眺》诗:“昔人此宴赏,嘉月陶幽襟。”参见“幽怀。”

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花雪

(1).即霰。俗称雪珠。《宋书·符瑞志下》:“ 大明 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史臣按,《诗》云:‘先集为霰。’《韩诗》曰:‘霰,英也。’花叶谓之英。《离骚》云‘秋菊之落英’, 左思 云‘落英飘颻’,是也。然则霰为花雪矣。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2).指柳絮。 宋 张先 《千秋岁》词:“ 永丰 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得蹊缘峭茜,坐室爱虚明。

    悟动恒归静,惟亏善保盈。

    何须誇骋目,适可足怡情。

    绮句兹无藉,虞污笔研清。

  • 作者:元稹,朝代:唐代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 作者:彭龟年,朝代:宋代
    子猷犹爱竹,爱竹意已疏。著脚踏危机,肉相元未除。要识竹情性,顾我求其初。是中傥虚明,处处我与居。公侯胸中竹,不受富贵锄。平生对此君,意足不愿余。炎天憩斯亭,洒洒凉风诸。凉风不可招,招得还踌躇。悠然忽相会,我知还似渠。明朝有公事,此意当何如。
  • 作者:释契嵩,朝代:宋代

    忽忆山中人白头,岁阑来看雪初收。

    诗篇见赏皆高兴,谢客相随匪俗流。

    漫有嵓云供夜卧,况无土食备晨羞。

    爱君吟咏殊堪听,金玉声音胜楚囚。

  • 作者:朱灌甫,朝代:明代

    清溪自分老渔竿,白首忻逢旧豸冠。

    芦叶柽华最深处,舣舟犹记昔时欢。

  • 作者:毛滂,朝代:宋代
    东皋纷绮水潺潺,翠拂官桥柳欲眠。出谷黄莺终好在,辞风红树稍萧然。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张子携诗来,危坐拨芋火。三问笑不对,政恐非助我。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上正三节肇春祥,茶宴重华例有常。黄阁玉堂胥就列,赤文仙藻首成章。什研丽则抽中秘,笺授臣邻侍左厢。四库昨曾赓竹素,百城兹又咏琳琅。涵书味复融诗味,挹茗香频沁墨香。照以青藜卑汉阁,积来元圃陋曹仓。府区典籍西都固,美埒球玕禹贡梁。漫诩邺侯签插架,浪吟何氏屋连床。乙光偕赋乙未宴,甲观联披甲子装。各按部分部系句,总胪目举目归纲。宋金鉊椠元明继,经史精华子集襄。续后韦编王弼注,笺依毛传郑公乡。吕诗真鉴属元汴,周礼精锓标建阳。纂附阙官逸教补,解求盲左癖奚忘。腴词音辨唇兮齿,墨守疵攻膏与肓。红印鄂州沾纸湿,缪纹晋第带芸芗。中书劄付胥徒掌,小字巾箱尺寸强。缋匠六经贻越殿,学童四子溯衢庠。详申邹邑推张栻,广梓闽中
  • 作者:邓肃,朝代:宋代
    萧条门巷半莱高,杯酒田间亦自陶。採栗久要工部拙,骑鲸偶厕谪仙豪。狂波故作风雷噫,逸兴何妨日月高。胜景赖君佳句压,胸中江汉更滔滔。
  •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代
    吏隐不求贵,亲老不择禄。之子有俊才,弱冠中正鹄。弗坠先人业,何惭有道谷。一命佐砀山,枳棘聊容足。再命宰嘉兴,丝桐几易俗。率身甘菜茹,养母求粱肉。承颜苟不亏,折腰未为辱。解印无余赀,舟中只琴筑。十口寄淮泗,一身来輦毂。又说东南行,秋风江水渌。鄱阳古名郡,赤金流山谷。每岁鼓钱刀,从来设官局。还得便高堂,无辞縻逸躅。扬帆江湖思,木脱天地肃。枫叶紫斓斒,蓼花红{上穴去点下彔}{上四下欶}。津吏晓来迎,溪僧夜留宿。至止事方简,优游从所欲。江城丰稻粱,水市多鱼蔌。三载奉甘饴,百钱饱家族。自有彩衣华,勿叹蓝袍绿。行年未三十,气壮颜如玉。行义日以闻,焉能长碌碌。终列侍臣班,耀我同年录。且赋白华诗,唱作离筵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