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李员外贤郎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员外贤郎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送李员外贤郎原文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诗词问答

问:送李员外贤郎的作者是谁?答:王维
问:送李员外贤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李员外贤郎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维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维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26_33

参考注释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负米

谓外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见於 孔子 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 由 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宋 司马光 《送伯淳监汝州酒》诗:“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家刻》:“ 乾隆 五十三四年间,始出门负米,初为 毕秋帆 尚书刻《经训堂帖》十二卷,又自临 汉 碑数种。”

铜梁

(1).产铜的山。 南唐 陈陶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诗:“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

(2).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县 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铜梁 金堂 ,火井龙湫。” 章樵 注:“ 铜梁山 在 宕渠县 。” 北周 庾信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之一:“ 铜梁 影棠树,石镜写褰帷。” 倪璠 注:“ 铜梁 影棠树者,言 赵王 出镇 益州 巴 蜀 , 铜梁 是听政之所,若 召伯 《甘棠》矣。”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阿戎

(1).称堂弟。《南齐书·王思远传》:“﹝ 王晏 ﹞及拜驃骑,集会子弟,谓 思远 兄 思微 曰:‘ 隆昌 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用其语,岂有今日。’ 思远 遽应曰:‘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晋 宋 间人,多谓从弟为阿戎,至 唐 犹然。”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清 朱彝尊 《己巳二月自古藤书屋移寓槐树斜街赋诗》之三:“阿戎秋去又春残,远信封题万里难。”

(2).指 晋 王戎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 遂为早慧的典型。后因以“阿戎”称美他人之子。 唐 王维 《送李员外贤郎》诗:“借问 阿戎 父,知为童子郎。” 唐 李端 《送单少府赴扶风》诗:“叨陪丈人行,常恐 阿戎 欺。”

童子郎

汉 魏 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 汝南 谢廉 、 河 南 赵建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 雄 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传》:“ 洪 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 李贤 注:“ 汉 法,孝廉试经者为郎。 洪 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朗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鱼笺

亦作“ 鱼牋 ”。1.鱼子笺的简称。 唐 王勃 《七夕赋》:“握犀管,展鱼笺。” 五代 和凝 《何满子》词:“写得鱼牋无限,其如花锁春暉。” 宋 晏几道 《燕归梁》词:“衷肠事,鱼牋字,情绪年年相似。”《剪灯馀话·连理树记》:“鸳枕且酬交颈愿,鱼笺莫赋断肠词。”参见“ 鱼子牋 ”。

(2).代称书信。 元 任昱 《寨儿令·书所见》曲:“碧波深不寄鱼笺,翠衾寒犹带龙涎。”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水緑 湘江 渺,纵有鱼笺难寄。”

诗赋

(1).诗和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何必歌咏诗赋,可以扬君哉,愚窃惑焉。”《陈书·文学传·阴铿》:“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下及 唐 代,以诗赋取士,其韵一以 陆法言 《切韵》为準。”《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就是去岁宗师考取贵府二十七州县的诗赋首卷 杜先生 ?”

(2).指雅乐。《楚辞·大招》:“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王逸 注:“诗赋,雅乐也。古者以琴瑟歌诗赋为雅乐,《关雎》、《鹿鸣》是也。言有美女十六人联接而舞,发声举足与诗雅相合,且有节度也。”

橦布

橦花织成的布。 唐 王维 《送李员外贤郎》诗:“鱼牋请诗赋,橦布作衣裳。”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 汉 女输橦布, 巴 人讼芋田。” 清 郑鉽 《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芋田收每倍,橦布美莫嫓。”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薏苡

(1).植物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颖果卵形,淡褐色。子粒(薏苡仁)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茎叶可作造纸原料。《后汉书·马援传》:“初, 援 在 交阯 ,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慾,以胜瘴气。”

(2).指薏苡之谤。 宋 苏轼 《和王巩并次韵》之五:“巧语屡曾遭薏苡,庾词聊復託芎藭。”

衰病

体弱多病

衰病残岁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幸可

犹言尽可。《北史·薛聪传》:“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 聪 曰:‘世人谓卿诸 薛 是 蜀 人,定是 蜀 人不?’ 聪 对曰:‘臣远祖 广德 ,世仕 汉 朝,时人呼为 汉 。臣九世祖 永 ,随 刘备 入 蜀 ,时人呼为 蜀 。臣今事陛下,是 虏 非 蜀 也。’帝抚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 蜀 ,何乃遂復苦朕。’”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月之十二日,微雨继以霰。

    融泽及积地,刚一寸而羡。

    是后每作阴,时零时晴见。

    昨乃彻日云,半夜飞霙片。

    逮晨遂渐止,轻风云势散。

    情知三冬长,非不可待旦。

    将得忽失之,未免惜生叹。

  • 作者:韩驹,朝代:宋代
    君住江边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
  • 作者:易士达,朝代:宋代
    一自连云栈道开,杜鹃啼血溅莓苔。不如归去无人听,几个朝衣出蜀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夜雨朝晴候,襟燕带塞关。

    辽哉绵万里,壮矣据千山。

    岂复藩篱固,谁知肘腋间。

    鬼工犹觉费,民力信其艰。

    此日滋耕凿,行秋每往还。

    不随今古变,一片岭云閒。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睡熟不知溪水长,鹭鸶飞上钓鱼船。
  • 作者:孙应时,朝代:宋代
    声迹周行旧,人门汉相延。谢宗康乐在,阮侄仲容贤。文献群公侧,风流晚辈先。天资超珏,心量极澄渊。世故虽游刃,荣途独缓鞭。风霜饱经历,岁月起聊翩。奏牍留天听,鸣镳拜日边。一麾纡郡组,两地冠淮壖。巢坞江尖会,吴陵海泽偏。阳公优抚字,山甫重蕃宣。秋月沧啷底。春风草木前。近名辞赫赫,直道守平平。襦袴歌千里。丝纶锡九天。别帆催入觐,社席欢登仙。详试谙冯翊,深褒属颍川。径须持紫橐,应不坠青毡。世道千龄远,人情百虑牵。关心眷河雒,努力补铁甄。窭迹来蓬筚,微芳吒蕙荃。一枝容吏隐,三鬴慰亲年。借冠知难请,依刘敢自怜。炉锤思旧物,倘问及林泉。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代
    自从乱后别京关,一入烟萝十五年。重出故山生白发,却装新卷谒清贤。窗回旅梦城头角,柳结乡愁雨后蝉。名姓暗投心暗祝,永期收拾向门前。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石墙高下护林园,几树杏花红映门。

    峰意总教含道秘,泉声那可厕人言。

    心知静好难耽静,耳厌喧嚣易引喧。

    无逸一篇还在手,为予职是牧元元。

  • 作者:释智朋,朝代:宋代
    坐一走七,横三竖四。大方量人,全身担负。普化铃铎,杨岐驴子。
  • 作者:仝轨,朝代:清代
    汲黯叹积薪,颇恨后来上。岂知初盛间,文伯常交让。功成自一时,礼乐贤草创。陈杜两拾遗,代起无衰旺。彭城奋襄野,才大年方壮。下笔走雷霆,豁如泯江涨。古今入炉锤,临文空所傍。风云万态殊,谁顾襄州样。大儿愧文举,稿脱或西饷。三舍避从前,两雄吾敢抗。四海王新城,金鱼心所向。虎卧谁敢违,熙然推大将。归来益读书,扃户塞其向。踪迹慕黄公,渊源穷素王。足明俊哲情,远到畴能量。记我会无人,埋名听崖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