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叙事作文>> 忘记作文

忘记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

  前不久,我们一家参观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所展示的那段艰苦、惨烈的历史让我们揪心、握拳。

  正厅浮雕上,手无寸铁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军的机枪刺刀下,倒在故乡贫瘠的土地上;堆积的鹅卵石掩盖着数百名幼童的尸体,一位母亲的雕像立在一侧。她一手抚胸悲歌,一手攥拳怅恨。这悲与恨在此凝固了半个多世纪。

  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着我,不,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历史在这里骤然高大,它连接着生与死、爱与恨、悲与愤,还有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尊严;历史也在这里凛然奋臂,高呼出一个时代强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抗日战争对于我们这些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通过此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庆幸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我们庆幸我们的国家有许许多多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民族英雄;我们庆幸有中国 * 党的正确领导、带领我们走向胜利;我们庆幸中国人民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格,华夏儿女是打不死、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我们庆幸有全世界许许多多的反 * 斗士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我们庆幸世间总是正义战胜 * 、真理总在正义这边;我们庆幸如近东方的巨龙已觉醒。今天的中国已今非昔比,正昂首阔步步地朝着富强、民主的方向大步迈进。我们青少年儿童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愿,追寻先辈们的足迹,奋发图强,立志报国。我们相信:进步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信念!

 

标签:忘记,生活,记事作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忘记作文,即可方便查询。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啪!”短暂的响声后眼前一片漆黑。虽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怕黑,但是这突然降临的黑暗还是把
  •   2005,金鸡报晓。老妈也迎来了她第三个本命年。这回,她怂恿我帮她查查有关鸡年出生的人的品性。我叫道:&ldqu
  •   邵易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可能因为我俩都是爱看书的缘故吧,我们的关系特别好。  一天中午,邵易正在座位上津
  •   我已经上六年级了,是毕业班了,还有几天就要离开我的母校了。也将离开我认识六年的同学了。我爱我的母校,可是马上就要
  •   鸽,梦之鸽,你是否正跃过海峡,在美丽富饶而又神圣的宝岛上,传递着大陆人民盼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呢?  海峡,
  •     那是一件往事。  在我上学的路上,有一座独立的小院,小院里住着一个老人,她很少与人说话,也很少露面,偶尔见到
  •   炎热的夏天,让人恨不得躲到冰箱里去避暑,更别说在太阳最毒的时候做课间操了,但是,我们最终没有躲过太阳暴晒的煎熬,
  •   自从学习“新守则”和“新规范”以来,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和校园面貌都
  •   本是一个与往常无一点差别的下午,燥热的天气使人昏昏欲睡,两点二十八分,没有丝毫预兆,地开始异常地起伏摇动,我们从
  •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孩子们都正在教室聆听老师的教诲,可他们不知道危险正慢慢靠近他们,两点四十八,一个让人
  •   突然很怀念小学的时光,那个时候的我们,笑得无忧,笑得开怀,笑容之中,只有浓郁的幸福。我们这里六年级算作初中,所以
  •   心情对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好心情可以让你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有如神助;而坏心情则反其道而行之。朋友,面对人生
  •   曾经有这么一位老师,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至今仍没有忘记。她教会了我永不言败。虽然她说的那番话可能不曾打算影响我们
  •   阳光洒在大地上,两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园里嬉笑。一个躺在太师椅上,一个在太师椅周围翩翩起舞。他们就这样度了一天又一
  • 笑声是世上最自然,最真挚,最美丽的声音。但是大千世界总会有那么几种丑陋的笑声,穿杂其中,大煞风景。笑之刺耳一个幼年丧父的男孩,母亲精神崩溃,
  •   天空在低泣,狂风在呜咽,它们都在悼念烈士们的英魂,那些为了人民的幸福快乐而英勇牺牲的英雄们,现在只能长眠在这烈士
  •     每一位小朋友都有过自己难过的事吧。然而,每件事情的经过都不相同。当然我也有过难过的事,那就是被老师批评。凡是
  •   在清闲的午后,执一颗安静的心,让目光略过手中书卷,淡远而润泽的墨痕溢出淡淡的香,好像是事先安排的,我与《飞鸟集》
  •   人生的方式有许多种。它们之中有“凄凄惨惨凄凄”的易安风范,有“采菊东篱下,悠
  •   北京的冬天是住在南方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寒冷。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在通往学校的那条路上,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三个人的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作文大全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