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魏晋>> 三国魏碑《孔羡碑》书法欣赏

三国魏碑《孔羡碑》

作者:不详 书体:隶书 2017-05-19 18:19:56

标签:三国,魏碑,孔羡碑

三国魏碑《孔羡碑》

《孔羡碑》。又名《鲁孔子庙碑》、《修孔子庙碑》、《封孔子庙碑》等,刻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

碑现置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内。该碑拓本纵188cm,横84cm,隶书,22行,行40字。额篆书“鲁孔子庙之碑”6字。碑文记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守卫之事。文后有宋嘉祐七年(1062)张稚圭正书题云:“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十字。

此碑为魏初著名碑刻之一,与《大飨群臣碑》、《上尊号碑》、《受禅表》并称。其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清顾南原《隶辨》谓,“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当为的论。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惟北齐少似之者。”可以窥见此碑对北朝方严灵秀的楷书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渊源关系的。

宋拓本十八行第十字『體』字未损,五行『当』字完整。明拓本『體』字右下角『豆』字损,又右上角『曲』右下微损。清初拓本『體』字亦如此。乾嘉间拓本『體』字只存『骨』旁。以后『骨』字泐尽。

国家图书馆藏此本『體』之右半全泐,『骨』旁已损,系略晚于乾嘉的清中期拓本。一册,十七开半,每半开四行,行七字,跋一开半。外框高32.5厘米,宽19厘米;内框高26.5厘米,宽16.3厘米。张祖翼旧藏,有张祖翼题签及题跋。钤『磊闇曾藏』、『古泉』、『磊盦审定金石』、『磊翁』、『诵清寓赏』、『享之千金』、『定承收藏』、『古朱方吴氏印』、『定臣所有金石之记』、『磊堪题记』等印。

宋嘉祐七年,张稚圭刻题记于碑末,谓碑为梁鹄书,但无可靠证据。张氏并谓:『昔人评其书云:「龙震虎威,气雄力厚,魏刻之冠。」』洪适《隶释》云:『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明赵崡称其『结法古质遒健』。杨守敬《评碑记》谓:『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之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唯北齐少似之者。』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三国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姨母帖》,行楷
  •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鸭头丸帖,行草,摹本。王献之书。绢本,纵二六·一厘米,横二六·九厘米。二行,十字。
  • 北魏《元显儁墓志》石灰石质,通高35厘米,长75厘米,宽56.5厘米。上面为志盖,用阴线刻满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龟甲纹样,龟甲中央阴刻正
  • 慈香造像记拓片 《慈香造像记》,全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窟碑记》。这是“龙门二十品”中唯一在古阳洞之外的一品,它位于老龙窝北
  • 王羲之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纸本 摹本, 纸本。11行,102字。草书 日本广岛安达万所藏,毁于火。释文:
  • 全称《牛景悦為亡人李景仲造石浮图记》。北齐天保三年(五五二年)七月刻。正书,十四行,行十二字。《中国书法大辞典》著录。 选自荣宝斋出
  • 魏尚书江阳王次妃石(婉)夫人墓志铭(永平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石婉墓志,全称《江阳王次妃石夫人墓志》。永平元年(公元感8年)十
  • 《黄庭经》和《乐毅论》是王羲之小楷代表作品。《黄庭经》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大约在写兰亭集序之后三年,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
  • 孙保造像记拓片 《孙保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题记》。约刻于太和,景明年间。在古阳洞顶部。正书,5行,一行
  • 《范式碑》全称《汉庐江太守范式碑》,又称《范巨卿碑》。隶书,三国·魏青龙三年(235)正月立。仅存上截,12行,行6~15字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