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宋朝>>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书法欣赏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作者:苏轼 书体:行书 2015-06-15 12:40:36

标签: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释文】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轼往见之,常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三一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眉山苏轼上。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天人争挽留。去如龙出口(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水记二者游。大干在掌握,宁有离别忧。元皊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纸本,行书,29厘米×47.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自署书于元祐五年(1090),自书诗一首并叙。凡20行,计188字。

苏辙《乐城集·龙井辩才法师塔碑》:“浙江之西,有 * 师,号辩才。……居上天竺,说法齐众二十年,退居龙井,燕居行道者十年。元皊六年,岁在辛未,九月乙卯,无疾而灭。……师姓徐氏,名元净,字无象,杭之于潜人。”这篇塔碑还是东坡“命于由为”之,并自制文属参寥祭之。辩才是一位德高才显的高僧,也是东坡的诗友之一,此帖就是次辩才的诗韵而成。

苏东坡一生最为崇拜的诗人便是陶渊明,他不仅和遍了全部陶诗,开和古人诗的风气,而且多次书写《归去来辞》,颇以渊明为楷模。他与辩才交,多有拟陶渊明与庐山僧慧远之意境,从而排道自己才大难用、难容、不甘屈辱的情怀。此诗之序便是一篇极好的渊明自况图。

辩才原作诗云:气暇政去旌旆,策杖访林丘。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虚谷一临照,声光干载留。轩眉师子峰,洗眼苍龙漱。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冈头。湖山一目尽,万象掌中浮。煮茗款道论,奠爵致龙优。过溪号犯戒,兹意亦风流。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愿公归廊庙,用慰天下忧。”从诗中看出,辩才对苏东坡政治上的失意是抱同情态度,并鼓励东坡,“愿公归廊庙,用慰天下曼”,可谓东坡知己。故东坡对辩才很为服膺。诗中云:“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聊使此山人:水记二老游。”

东坡与辩才交的佳话留传后代。《诗话总龟》、《武林旧事》、《咸淳临安志》等均有记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苏轼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苏轼书法欣赏:

猜你喜欢:

  •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创作
  • 黄庭坚 草书《公以道安帖》《公以道安帖》乃山谷早期草书信札,约元祐初作于京师开封。草书,7行37字
  • 【释文】胜非顿首.胜非忧患余生,杜门养□人事旷绝。独蒙记存,垂问曲折,区区又以刻荷,人还叙谢率略,尚幸情照。胜非再拜。胜非上问门中眷集均
  • 林逋《三君帖》册 纸本行书 31.5×38.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逋奉簡三君。數日前曾勞下訪。屬以多故。
  • 【释文】芾顿首启。衰老人所弃,蒙□节,翌日欲拜谢,虑大君子讶其情文,钦向钦向!晴和,起居何如?想□检已了。来日欲屈华节,同彦勉家庖早饭,
  • 《茶录》,古代中国饮茶论著。共一卷,一作二卷。北宋蔡襄(1012—1067)作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
  • 黄庭坚《致雲夫七弟尺牍》纸本行书 32.6×6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故-書-000235-00007)
  • 释文:《绛偶成拙颂寄冲师长老》:承师一指便心空,万象森罗触处通。 别后自它知不隔,漫漫积雪起寒风。虽然韩
  • 苏轼行书题跋《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绢本,又名《王齐翰勘书图跋》,苏东坡自署书于元祐六年二月(1091),凡十行,计一百二十五字。
  • 【释文】大人上问 起居,未皇奏记,但益思仰之诚,秋暑敢乞倍 自寿重。岩叟上启 水安必常得吉问。 王岩叟《秋暑帖》,行书,纸本,26×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