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秦汉>> 东汉隶书《杨淮表记》书法欣赏

东汉隶书《杨淮表记》

作者:不详 书体:隶书 2017-04-24 13:54:32

标签:东汉,隶书,杨淮表记
东汉《杨淮表记》,全称《司隶校尉杨淮表记》,东汉隶书摩崖石刻,熹平二年刻于褒科道崖壁。

《金石萃编》载:石高八丈三寸,宽二尺二寸,字共七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隶法圆劲遒逸。《涵真阁汉碑跋》称:“字体与《石门颂》仿佛而疏荡过之。”传世墨本以“黄卞玉”等字未损者为佳,考见《校碑随笔》。

《杨淮表记》为汉著名摩崖刻石之一,原镌刻在陕西褒城石门西壁,后迁入汉中市博物馆,为《石门《杨淮表记》十三品》之一。刻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全称“司隶校尉杨淮从事下邳湘弼表记”,亦称“杨淮碑”。杨淮、杨弼兄弟是《石门颂》中司隶校尉杨孟文(杨涣)之孙。东汉熹平二年(173)二月,同郡卞玉过石门,见《石门颂》,有感于杨氏祖孙业绩,因作此表纪,故又称《卞玉过石门颂表纪》。  

《杨淮表记》为摩崖隶书,碑文7行,行25、26字不等,共计173字。该碑书法奇逸古雅,与《石门颂》相近。

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此石云:“润泽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诚如康氏所言,“杨碑”最大的书法特色就是古奇纵逸,疏荡天成,后世之《爨龙颜》、《灵庙碑》大由所出,其字朴拙真率,巧夺天工,观之则生迥出尘寰,飘然物外之感。但凡古隶,尚欠周正规矩,唯独于此,天人合一,而古意存焉。日常临写,心摹手追,浑思度外,可矫帖学习气之弊。

《杨淮表记》书法雄古遒劲,笔势开张,用笔沉着扎实,结字参差古拙。其章法,因石势而书,纵成列,横不成行,字态因字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为此行末字,故形体较大,第七行“过、此、追、述”四字,波笔舒展,极尽开张之势。石壁上部宽而五、六、七行行距远,下部窄而行距密,浑然天成。若将此刻与《石门颂》、《开通褒斜道摩崖》等视为一组,与同时期山东曲阜一带《史晨碑》、《孔彪碑》等庙堂碑相较,则见两地迥异之地域书风。

东汉隶书《杨淮表记》

东汉隶书《杨淮表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东汉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全称《汉郎中郑固碑》,东汉延熹元年(158年)四月立,隶书。15行,行29字。 额篆书“汉故
  • 湖南省博物馆藏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和乙本等,它是研究西汉书
  • 秦两诏铜斤权,篆书,西安秦始皇陵墓出土,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释文】:元年 制诏丞相 斯 去疾 法度量 尽始皇
  • 《朝侯小子残石》 东汉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点击放大《朝侯小子残石》出土於陕西长安县, 出土
  • 《武氏祠画像题记》拓本(部分) 《武氏祠画像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黄易挖掘出土。旁有隶书题记。现存1069字,为
  • 《安国墓祠题记》 东汉永寿三年刻 公元1980年嘉祥宋山出土    此刻
  •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而今之“马荐”
  • 东汉 阳嘉二年题记 长95cm 宽50cm 重庆南川市雷劈石崖墓出土 释文:阳嘉二年王师(阝巿)作,直四万
  • 释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为丞相,进行
  • 西汉 建昭三年钟铭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此器腹刻铭两处有两处,其中一处铭文5行23字,篆书“漕铜钟容石廿枚重卌斤建昭三年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