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愔愔清庙,仪仪象服

愔愔清庙,仪仪象服

皮日休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全文:
爣爣酒皎日,欻酒丽于天。
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于地。
厥晦厥贞,如王入焉。
出有龙旂,入有珩珮。
勿驱勿驰,惟慎惟戒。
出有嘉谋,入有内则。
繄彼臣庶,钦王之式。
愔愔清庙,仪仪象服
我尸出矣,迎神之谷。
杳杳阴竹,坎坎路鼓。
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有郁其鬯,有俨其彝。
九变未作,全乘来之。
既醑既酢,爰朄爰舞。
象物既降,全乘之去。
麟之仪仪,不絷不维。
乐德而至,如宾之嬉。
凤之愉愉,不篝不笯。
乐德而至,如宾之娱。
自筐及筥,我有牢醑。
自筐及篚,我有货币。
我牢不愆,我货不匮。
硕硕其才,有乐而止。
王有虎臣,锡之鈇钺。
征彼不憓,一扑而灭。
王有虎臣,锡之圭瓒。
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讶,侦尔疆理。
王有掌客,馈尔饔饩。
何以乐之,金石九奏。
何以锡之,龙旂九旒。
玲玲衡笄,翚衣榆翟。
自内而祭,为君之则。
洪源谁孕,疏为江河。
大块孰埏,播为山阿。
厥流浩漾,厥势嵯峨。
今君之酌,慰我实多。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桓桓其珪,衮衮其衣。
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珪,衮衮其服。
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皮日休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皮日休愔愔清庙,仪仪象服书法作品欣赏
愔愔清庙,仪仪象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愔愔

(1).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 杜预 注:“愔愔,安和貌。”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邦畿济济,还见隆平。宗祀愔愔,方承多福。” 宋 王禹偁 《唱山歌》诗:“夜阑尚未闋,其乐何愔愔。” 康有为 《诗集·自序》:“玉磬鏗鏗,和管鏘鏘,铁笛裂裂,琴丝愔愔,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

(2).幽深貌;悄寂貌。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雁飞高兮邈难寻,空肠断兮思愔愔。” 唐 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乘间致密,促席接膝,讥评文章,商较人士,浩浩乎不穷,愔愔乎深而有归。”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谒鲍述娇》:“客思绕无涯,青门近狭斜,愔愔陌巷是谁家?” 鲁迅 《无题》诗:“几家春裊裊,万籟静愔愔。”

(3).柔弱貌。《晋书·石弘载记》:“ 大雅 愔愔,殊不似将家子。”《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上曰:‘朕不能甘心为孱弱之主,愔愔度日,坐视陵夷。’” 宋 沉辽 《读书》诗:“病骨愔愔百不如,不应投老更看书。”

(4).以指柔靡之音。 唐 牛僧孺 《守在四夷论》:“ 夏 捨淑德而嬖 妹喜 ,是色攻而亡也; 商 捨德音而耽愔愔,是声攻而亡也。”

清庙

(1).《诗·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 郑玄 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 郑玄 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

(3).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登明堂,坐清庙。” 郭璞 注:“清庙,太庙也。”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但听临春歌《玉树》,不闻清庙奏朱弦。” 章炳麟 《訄书·订文》:“清庙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于赋颂者,四千名而足。”

仪象

(1).以为模式。《韩诗外传》卷二:“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

(2).形象。 章炳麟 《文学总略》:“及夫立体建形,向背同现,文字之用,又有不周,于是委之仪象。仪象之用,足以成体,故铸铜雕木之术兴焉。”

(3).以仪器观测天象。《晋书·天文志上》:“《春秋文曜钩》云:‘ 唐尧 即位, 羲和 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 宋 苏颂 《进仪象状》:“臣窃以仪象之法,度数备存,而日官所以互有论诉者,盖以器未合古,名亦不正。”《明史·天文志一》:“璿璣玉衡为仪象之权舆,然不见用於三代。”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圣人仰观俯察,休咎之徵鉴诸仪象。”

皮日休名句,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皮日休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