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

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

王安石七星砚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七星砚》

全文:
余闻星堕地,往往化为石。
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测。
持来当白日,光彩不为匿。
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
当由偶然似,见取参笔墨。
豪心荡珍异,乐以万金得。
南工始为伪,傅合巧无隙。
亦时疑世人,故自有能识。

王安石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恍如

好似;仿佛。 宋 陈与义 《出山道中》诗:“高崖落絳叶,恍如人世秋。”《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 蘧公孙 恍如身游 閬苑 、 蓬莱 、 巫山 、 洛浦 。” 茅盾 《公式主义的克服》:“我们闭了眼睛,还恍如那些‘人物’即在跟前。”

鸿蒙

亦作“ 鸿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成玄英 疏:“鸿蒙,元气也。”《淮南子·道应训》:“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鸿蒙肇判,风气始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又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

(2).迷漫广大貌。《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颜师古 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 范成大 《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红楼梦》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3).东方之野,日出之处。《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 高诱 注:“鸿濛,东方之野,日所出,故以为景柱。”

(4).混沌;浑噩。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鸿蒙总合杂,诡譎骋戾狠。”《吴礼部诗话》引 元 王履 诗:“半生堕落忧患界,万事元在鸿濛间。” 清 龚自珍 《世上光阴好》诗:“静原生智慧,愁亦破鸿濛。”

(5).指高空。 明 刘基 《通天台赋》:“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

俛仰

亦作“ 俛卬 ”。1.低头抬头。《墨子·节用中》:“俛仰周游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鸿》:“见其伸颈俛仰,吐出黄金半鋌。”

(2).指身体的屈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

(3).升降。《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高诱 注:“俛仰犹升降。”

(4).形容时间短暂。《庄子·在宥》:“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彊为弱,在俛卬之间耳。” 宋 苏轼 《徐州贺河平表》:“未有收狂澜於既溃,復故道於将堙,俛仰而成,神速若此。”

(5).俯视和仰望。 明 归有光 《周弦斋寿序》:“俛仰今昔,览时事之变化,人生之难久长如是,是不可不举觴而为之贺也。”

(6).应付;周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言敢近舍明公远希 嵇 阮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 晋 邓粲 《晋纪》:“ 伯仁 仪容弘伟,善於俛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宋 秦观 《陈偕传》:“嘻,今老矣,顾家贫无以给衣食之奉,聊復俛仰於其间,至於得失精粗,不復经意也。”《明史·高穀胡濙王直传赞》:“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俛仰,故能身负硕望。”

帝垣

(1).星座名。即紫微垣。 宋 王安石 《七星砚》诗:“悦如超鸿蒙,俯仰帝垣侧。”

(2).京都的城垣。 唐 沉亚之 《东渭桥给纳使新厅记》:“ 渭水 东附 河 ,输流逶迤於帝垣之后,倚垣为梁者三,名分中、东、西。”

(3).用以指帝都。 宋 孙觌 《七星岩》诗:“十载污 修门 ,簪橐侍帝垣。”

王安石名句,七星砚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王安石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