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六德六行惟俱全,只向纲常穷所止

六德六行惟俱全,只向纲常穷所止

阳枋回陆主簿贺生日诗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阳枋的《回陆主簿贺生日诗》

全文:
南华眇夸灵椿树,八千为秋八千春。
要是循名须责实,人生三万六千日。
世间修短皆自然,造化到底难为言。
一十二万九千岁,更加五百乾之兑。
安乐老仙穷象数,三哥笑言讥浅露。
只如三百六十五,天运从来周一度。
太羹玄酒浑浑饿,何人於中罗八珍。
八珍向里有真味,未可以天而废人。
神数自一而至十,万物生成由此出。
坤兑无首乾无终,阴阳为用常弄虚。
颜子闻一以知十,清明禀不苟麻畀。
六德六行惟俱全,只向纲常穷所止
人能陋巷乐箪瓢,践行好是奇男子。
看尽古今为圣贤,度事有经还有权。
纷纭杂扰语不尽,匠斤扁斩惟心传。
道至无言而止矣,此外如何别有旨。
万灵昭灼会分雨,须使爱之若桐梓。
朅来城市辞山林,萧萧两鬓雪山侵。
感甚秋高华晚节,搜枯聊作寒蛩吟。

阳枋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阳枋六德六行惟俱全,只向纲常穷所止书法作品欣赏
六德六行惟俱全,只向纲常穷所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六德

(1).谓人的六种美德。《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按,“六德”即“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中的六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 禹 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

(2).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諏,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貺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諏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3). 周 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4).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

六行

(1).六种善行。《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匪君不肃。”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君三德允章,六行既穆。” 清 钱谦益 《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父约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制》:“敦六行以重任恤,既以仁厚起家。”

(2).谓水气运行。《管子·幼官》:“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治阴气,用六数。” 尹知章 注:“水成数六,水气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也。”

(1).六个行列。《春秋·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唐 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

(2).指 唐 代尚书省下属的吏、礼、户、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唐 张籍 《寄梅处士》诗:“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六行班里身常下,九列符中事亦稀。”

俱全

(1) 一切齐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 所有品种齐全

纲常

三纲五常的简称

那一个欺心失礼仪,这一个变脸没纲常。——《西游记》

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宋史·叶味道传》

所止

(1).所居之地。《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 唐 丁用晦 《芝田录》:“又问弟知 白员外 所止否?”

(2).所到之地。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

阳枋名句,回陆主簿贺生日诗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阳枋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