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袁说友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

全文:
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
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把酒问花花不语,微吟空伴小蛩吟。

袁说友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袁说友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书法作品欣赏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茉莉

(1) 一种常绿灌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夏季开花(白色、香味浓厚)。供观赏,花可用来熏制茶叶

(2) 指茉莉的花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则有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浅深

(1).深和浅。《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荣,典章一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术有浅深,而其成功有巨细。” 郭沫若 《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 燕 赵 已消沉,沦落何须计浅深?”

(2).深厚。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袁说友名句,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袁说友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